面对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问题,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机器人替代工人,完成简单、重复和单调的工作,或者在危险、对人体有害的环境中作业。采用机器人替代工人能够() ①优化用工结构,降低企业成本 ②加快生产自动化,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③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市场份额 ④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点评】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途径和措施(1)从党和国家角度来说:
①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这是新教材上的说法,取代了老教材“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内容);
②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扩大就业总量。通过发展经济来扩大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③统筹处理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④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政策,搞好就业培训和服务,扶持劳动就业弱势群体,解决就业困难;
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保障。(2)从企业角度:制定合理的用人政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从劳动者个人角度:
①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等;
②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创业精神,实现自主创业;
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道德品质,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都是实现职业理想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试题
(单选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2%,2010年1到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2%。回答问题。 面对当前CPI不断走高,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我国政府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①采取法律手段,调控商品市场价格②提高工资和保障低收入者的收入 ③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商品供给④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小幅加息
(单选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企业生产经营逐步进入高成本时代,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能源资源短缺约束加剧,生态环境成本与日剧增,面对这些挑战,企业应当()
(单选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企业生产经营逐步进人高成本时代,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能源资源短缺约束加剧,生态环境成本与日剧增,面对这些挑战,企业应当()
(单选题)
“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拐点前,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可招到人;拐点后,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意的人。“刘易斯拐点”理论对企业解决“用工荒”问题的直接启示是()
(单选题)
国家发改发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期做分析时表示新一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引发的,除了蔬菜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原因外,主要是流动性过剩引起的。可见,引起此轮物价上涨的原因有() 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②价值决定价格 ③国家的宏观调控④纸币发行量过多
(单选题)
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
(单选题)
如下图横轴Q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P表示工资水平。AS为劳动力供给实际变化曲线。当AS1,右移至AS3时,就会出现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从规律的客观性角度看,这意味着我国企业()
(简答题)
鉴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2009年11月10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480元。油价的攀升再次给能源危机敲响警钟。面对油价的持续上涨,很多汽车生产厂家开始开发新型节油汽车、油电混合动力车。油价也成为很多老百姓是否买车、买什么样的车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结合材料,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油价上涨对汽车生产和消费的影响。
(简答题)
材料一:2003年—2009年我国投资率和最终消费率变化一览表。 注:投资率,一定时期(年度)内总投资占GDP的比率,消费率,即一定时期内最终消费占GDP的比率。近几年我国GDP平均增长在10%以上,世界平均投资率为20.5%,美国最终消费率为85.96%。 材料二:据统计,至今,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连降22年下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年增长6.7%(扣除物价因素)。2009年我国基尼系数超过0.47;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6.5%,商品零售价格将上涨3.8%。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但目前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反映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同时又是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问题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 从经济学角度提出解决材料一、二中存在问题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