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明确提出“贫困文化”概念并对之进行系统阐述的是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他认为,贫困本身实际上表现为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也就是贫困文化。此类亚文化一旦形成,贫困也就在其制约和保护下不断延续。只有穷人抛弃其贫困亚文化,接受社会主流价值观,融入主流社会生活,才有可能真正脱贫。
通常,人们将以瓦伦丁等人为代表的“贫困处境论”与“贫困文化论”相对立起来,认为前者更为关注穷人之所以成为穷人的特殊处境,而不是像后者那样,将贫困的责任推向穷人自身。
实际上两者的研究主题是一样的,它们之间的差异只是解释路径的不同。两种理论都承认确实存在一种偏离主流文化的“亚文化”。不过,贫困处境论认为这种文化的产生是穷人无从选择的结果;而贫困文化论似乎是更为强调贫困文化的自生性和自我延续性。另外,贫困处境论认为不存在一种不分地域和文化的“贫困亚文化”,而贫困文化论认为世界各国的穷人都具有大致相当的文化特征。
贫困处境论也导致了与贫困文化论不同的反贫困主张,就是消除不利于穷人的特殊处境。
(简答题)
简析贫困文化论和贫困处境论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相似试题
(名词解析)
贫困文化论
(名词解析)
贫困文化论
(简答题)
长期贫困与暂时贫困?
(简答题)
区域贫困与个体贫困?
(单选题)
通过分析被调查者认为生活无法达到社会文化可接受的状态来测量贫困的方法是()
(简答题)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是
(判断题)
完整的贫困定义可以归纳为:贫困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在长时期内无法获得足够的劳动收入来维持一种精神上要求的、社会文化可接受的和社会公认的基本社会水准的状态。
(单选题)
贫困标准(也即贫困线)是测量贫困的工具,也是整个贫困问题理论与政策研究的基础。以下几种测量方法中哪一种不属于常用的贫困测量方法()。
(简答题)
试析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贫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