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者接受艺术品进行意象的重建,并不是立即就得以完成的。A他在接受过程中犹如意象的孕育一样,有一个由朦胧到清晰的过程;b重建的意象,也会因为接受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接受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故而,艺术的接受是个阶段性的过程。我们可以初步把这个接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观、品、悟。1)观。观是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接受者开始接触艺术品,首先是初步了解艺术符号的意义,也许只了解到了字面的意义,也许已开始感受到表面意义后面的隐含意义。藉此理解,可以初步在主体意识中形成不完整或粗浅的意象。
2)品。对艺术品有了直观的了解后,必须将接受活动进一步展开与深化,才能使意象的重建得以实现,直观阶段,接受者的主体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还未完全进入审美状态,因而对艺术品所蕴含的审美意义往往容易忽略。“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可以说,“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
3)悟。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悟是接受主体在意象重建中的灵感,主体的意识在“品”的过程中逐渐活跃起来,意象也一步步鲜明,终于,主体的意识在一瞬间升华为高度自由的境界。主体在“悟”中终于克服了艺术品中符号与意义之间的矛盾,进而通过意象重建而直接地把握了其内在意蕴。在实际的艺术接受活动中,接受者由于经验和素养水平的不同,及当时的艺术品质与品位的不同,不一定都能达到“悟”的境界,可以说,观、品、悟三个阶段为三个层次,在实际鉴赏中都存在,尤其前两层更为普遍。简而言之:观—形式层—直觉;品—意象层—重建;悟—意境层—领悟。
从心理反应上来说:观—耳目一新;品—感情震荡;悟—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