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简答题)

材料一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过程是一个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带动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住房、就学、就业需求的急剧增加。据统计,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带动投资2.5万元,每建设1平方公里的城镇基础设施可带动1.5亿元的投资。 材料二目前,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57%,城市人口历史性地超过农村人口。大量人口转为市民后,消费水平与方式发生变化,从买房、买家电、教育文化娱乐到吃穿用行,会产生巨大的消费转换效应,城镇化所能带动的内需是不可估量的。 联系材料一、材料二,运用财政作用的有关知识,简述城镇化进程对我国扩大内需的意义。

正确答案

①财政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城镇化进程所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投资增长,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②财政具有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城镇化进程需要国家增加住房、就学、就业等方面的支出,这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由于消费需求的扩大与消费结构的改善,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

答案解析

【考点】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整;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分析】本题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是财政作用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城镇化进程对我国扩大内需的意义。审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每建设1平方公里的城镇基础设施可带动1.5亿元的投资;城镇化带动住房、就学、就业需求的急剧增加;大量人口转为市民后,消费水平与方式发生变化。对比材料与设问,依据财政的作用,立足城镇化建设分析对扩大内需的意义。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重是要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一是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二是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三是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就今后如何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提出建议。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我国提出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现有的36%提高到45%,使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为此,政府应() ①减轻城乡居民的税费负担 ②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 ③加大财政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资金投入 ④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为新型城镇化提出了发展方向与实践道路。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会议还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大主要任务。 材料二:文化是城镇化建设的灵魂。新型城镇化应注重地区文化特色的传承、融入、发扬与创新,紧紧抓住区域的自然生态文化、历史艺术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时尚科技文化等基因,凸显城市的历史、城市的故事、城市的独特风情、市民的独特生活方式以及城市的精神。进一步放大其影响力和效力,可形成一批有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旅游新城、旅游小镇、特色农村、新型社区,转变千村一面、千城一面的发展现状,推进有文化个性特色的城镇化。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为新型城镇化提出了发展方向与实践道路。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会议还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大主要任务。 材料二:文化是城镇化建设的灵魂。新型城镇化应注重地区文化特色的传承、融入、发扬与创新,紧紧抓住区域的自然生态文化、历史艺术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时尚科技文化等基因,凸显城市的历史、城市的故事、城市的独特风情、市民的独特生活方式以及城市的精神。进一步放大其影响力和效力,可形成一批有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旅游新城、旅游小镇、特色农村、新型社区,转变千村一面、千城一面的发展现状,推进有文化个性特色的城镇化。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为新型城镇化提出了发展方向与实践道路。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会议还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大主要任务。 材料二:文化是城镇化建设的灵魂。新型城镇化应注重地区文化特色的传承、融入、发扬与创新,紧紧抓住区域的自然生态文化、历史艺术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时尚科技文化等基因,凸显城市的历史、城市的故事、城市的独特风情、市民的独特生活方式以及城市的精神。进一步放大其影响力和效力,可形成一批有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旅游新城、旅游小镇、特色农村、新型社区,转变千村一面、千城一面的发展现状,推进有文化个性特色的城镇化。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下表反映了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探索历程 材料二:某地方党委和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注意听取各领域专家的建议,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启动城乡户藉改革,实现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城锒常住人口,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下表反映了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探索历程 材料二:某地方党委和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注意听取各领域专家的建议,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启动城乡户藉改革,实现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城锒常住人口,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W省委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注意听取各领域专家的建议,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启动城乡户籍改革,实现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城镇常住人口,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结合材料,分析W省委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某班同学开展了以“推进城镇化、实现中国梦低碳经济将参评文化企业的政策顾问,请结合材料一、、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论坛中的一些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请你参与探究。 材料一:城镇化——决策如何定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国土资源部全程参与了《规划》的研究和编制,重点在城镇建设用地现状分析和规模控制、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提供了基础支撑,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将调查结果送有关部门研究参考。群众利益无小事,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更需要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材料二:城镇化——城在哪里建 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年)》,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指导,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特别是让已进城农民落户城镇、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是内涵发展、存量为主、集约高效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各地区各部门要科学规划实施,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材料三:城镇化——人往哪里去 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其中2亿外出农民工占到全国城镇人口的23%。推进城镇化建设应以社区为主要载体,提高对进城农民的接纳度。但现实中部分城市居民对进城农民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同时许多城镇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激增,但城镇社区培训中心、图书馆、文体场等公益设施却难觅踪影。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中央为什么要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