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析)
四大徽班
正确答案
四大徽班,即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故名。徽班是中国清朝中期兴起于安徽、江苏等地的戏曲班社,以唱“二黄”声腔为主,兼唱昆曲、梆子等,以扬州一带为最盛,因艺人多来自安庆等地,而得名徽班。徽”指的是徽调或徽戏,“徽班”是指演徽调的戏班。清代(公元1644——公元1911)徽调在南方非常受欢迎,有许多著名的徽班。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当时被称为“四大徽班”。四大徽班在表演上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当时有这样的赞誉:三庆班的轴子、四喜班的曲子、春台班的孩子、和春班的把子。“轴子”(读“咒”),意思是说三庆班擅长演有头有尾的整本大戏。“曲子”是指昆曲,意思是说四喜班擅长演昆腔的剧目。“孩子”指的是童伶,意思是说春台班的演员以青少年为主,生气勃勃。“把子”是指武戏,意思是说和春班的武戏火爆,最受欢迎。
答案解析
略
相似试题
(填空题)
“四大徽班”即()。
(简答题)
请说出乾隆末年四大徽班的名字。
(判断题)
“四大徽班”进京是在雍正五十五年。
(填空题)
四大徽班指春台、()、()、四喜。
(简答题)
简述四大徽班进京和京剧的产生。
(简答题)
清乾隆55年(1790年),徽班进京是为什么而来?当时进京的徽班是哪个?
(单选题)
“徽班进京200年 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是在什么时候举行的()
(简答题)
在京隆重举办的徽班进京200周年纪念活动是哪一年?
(填空题)
西皮由秦腔传至湖北逐渐演变而成;二黄则产生于(),由吹腔演变而成,它于乾隆五十五年由“安庆”徽班带入北京,与梆子、昆、高腔等同台演出,受到群众的重视,其后道光年间湖北艺人王洪贵带班到京,使徽、汉的二黄、西皮进一步合流,从而产生了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唱腔的京剧。(京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