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国际礼仪概论》

(题干)

本题共计 1 个问题

周恩来总理在接待外宾时,总是提前赶到,等到中方接见人员全部到齐后再请外宾来。有一次,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外宾,外交部礼宾司的同志向总理报告说,中方主人全都到了,是不是可以叫外宾了?总理一听,当即批评说:“什么‘叫’,是‘请’!表达上的一字之差,体现的是对客人的尊重。此外,每次见外宾,周总理都会在客厅的门口迎候,对方一进门就感到很亲切。吃饭的时候,总理也总是要求先给客人上菜,再给自己上,对人非常尊重。

简答题
1

请谈谈你对周总理待客之道的认识。

正确答案

周总理的待客之道体现了涉外活动中尊重外宾的原则。平等、真诚是尊重的前提。在外交领域,无论大国小国一律平等,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是基本原则;尊重二字,应该是礼仪之本,也是待人接物之道的根基之所在。你不管是坐、请坐、请上坐也好,茶、上茶、上好茶也好,关键是要通过这种形式,向别人传递出尊重对方的信息,这恐怕是要点。但是尊重在国际交往中,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不能够偏袒于一方。第一个方面的要求就是要自尊为本,要强调自尊自爱。首先要尊重自己。其次我们强调要尊重交往的对象,不仅要自尊,而且要对交往对象表示尊重。我们一般要讲五句话:“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这五个方面,涉及到我们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要尊重,要全方位的尊重,不能失礼于人,尊重为本。但是,光讲尊重为本,在国际交往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第二个方面的理念的要求,就是要善于表达。你要把你对对方的尊重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你不表现他真么会知道你尊重他呢?它有个表现程式的问题。比如我们在国际交往中,接待外国客人,我们强调接待三声:“来有应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例如周总理强调服务人员对外宾用词要用“请”而不是“叫”;或者是先给客人上菜等细节都体现了尊重客人的一种具体仪式。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填空题)

    从总体上讲,我方人员在考虑涉外接待过程中外宾的交通往来问题时,应对()、安全至上、方便来宾这三项基本原则严格加以遵守。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在安排交通工具时,方便外宾主要应当体现为在时间上、选择上和()方便外宾。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当受到外宾的赞扬时,最不恰当的回答为()。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与外宾交往时,为了表达彼此的亲近感,可以()。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在多边性涉外接待中操作礼宾次序时,“尊卑”有序与“平等待客”存在矛盾。()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礼宾规格通常具有礼宾性、()、稳定性、差异性、简约性等主要特征,为此,在涉外接待中,涉外人员必须对上述特征有所了解。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所谓身份对等,是指在确定接待外方人士的礼宾规格时,应与外方人士的具体身份相称。()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在涉外接待过程中使用名片时,讲究由地位、身份较高的一方首先把本人名片递给地位、身份较低的一方。()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