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司法卷一

(题干)

本题共计 1 个问题

某报以"不可让反腐法律规则闲置"为标题,讨论了关于一些法律闲置的情形。比如官员利用公权影响力从事包括收受贿赂在内的非法交易现象由来已久,也一直被法律所禁止,即便是在刑法上增设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实际受到依法处罚的,仍然屈指可数。再比如,为了纯洁干部队伍,我国法律曾在1988年就明文规定,国家公职人员在对外交往中接受数额较大的礼品、隐瞒不报的,以贪污罪论处。但司法上真正进行刑事追究的却极为少见。全国人大在1997年修改刑法时,再度将此类犯罪范围扩大到了"在国内公务活动中",但此后仍难以见到依法追诉的判案。又如刑法修正案曾提高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刑罚,从原来最高判处5年徒刑,提高到了10年。但由于我国长期没有建立官员的家庭财产登记、公告制度,司法机关通常是在查处贪污、受贿罪行时,才"意外发现"他们拥有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真正单独以此罪判罚的案例同样十分鲜见。

简答题
1

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法律效力、法律实效或法的社会效果的认识。

正确答案

首先,从法律上讲,广义的利用影响力交易行为,当然包括这样的情形:已离休、退休的国家干部,原本已没有现职、现权可以利用,却还是人走"茶"不凉,继续发挥着余"热"。一些人利用原任职务、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在职的同僚为人办事,自己收取财物。这显然是利用了自身原来权力和影响力的非法交易行为。而如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范围更广,除了可以包括现职干部的近亲属、关系密切之人外,还把离职人员的近亲属和关系密切人也包括在定罪处罚之列。法律并非纯粹的纸面宣言,在走向司法实际时,需要有"从严治吏"的理念,需要排除干扰和阻力,需要高超的司法技术。否则,就难以用足法律,会让规则虚设。其次,官员贪腐犯罪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并且愈演愈烈,必须依法全方位控制。但法律"利剑"需要实际的运用才能发挥作用。刑法上的"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礼品不上交型"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法律武器",理应通过严格的依法使用发挥其正向功效。我们的反腐败专门机构和各级司法机关,只有真正认识到腐败现象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在执法观念上确立起"依法司法"的理念并付诸行动,才有可能使反腐败的法律规则从纸面走向实践,发挥出其应有的威力,遏制住各类贪腐犯罪的发展势头,也才能充分发挥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重作用,树立法律的权威。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多选题)

    2005年某月某日,我国某地某权威报纸刊登一则新闻,新闻的标题是:法律不欺生,外地民工在某地获赔。根据法理学,对此新闻,下列选项中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某法学院校的四位同学张、王、李、赵就关于环境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应如何解决展开讨论,下列哪一位同学的表述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法律规则按照其内容是否确定可以划分为()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有学者指出,民间网络反腐虽然是公民在互联网新兴媒体上行使言论自由和批评建议的宪法权利,但也需要宪法法律的规制和约束。这是因为下列哪些选项?()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无正当理由闲置不用公有房屋住宅达到某一期限时,公有房屋产权人可以收回住宅,该期限是()

    答案解析

  • (不定向)

    法律原则是法律要素之一,法学院同学小王与小周对此有过讨论。小王认为:①法律原则是法律诉讼、法律程序和法律裁决的确认规范;②法律原则可以克服法律的缺陷,强化法律的调控功能;③法律原则比较抽象、模糊,在适用时有较大的余地,会引起法官的腐败。小周则认为:①法律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可以合理地约束司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减少司法腐败;②法律原则可以与法律规则一起适用,但不可以单独适用;③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实行计划生育"是一项政策性法律原则。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中国公民甲在日本将韩国公民乙撞伤。乙在中国法院起诉,依据我国国际私法规则,本案应适用的法律为( )。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根据法律效力强弱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