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招录类教师招聘教师招聘考试(专业基础知识)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学科专业知识

(题干)

本题共计 1 个问题

下列是两位教师在《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中的教学活动片段:
教师甲:针对学生理解本课内容的困难,布置了课后活动,采访身边的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并记录他们的感受。(课后当听课老师问教师甲:学生身边是否有这样的资源时,回答不太清晰。)
教师乙: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色和作用,教师请了一位人大代表进行现身说法。介绍自己如何听取选民意见、提交提案等具体事例,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简答题
1

试对两位教师的做法进行评论。在历史教学中,开发与利用多样化教学资源具有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首先,两位老师在《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一课的整个教学环节中,都注意到了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要求和规定,在实际教学设计中采用了不同于传统的“注入式”的讲解方式,考虑到了开发和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但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特点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科学而准确地研究分析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师甲没有做好充分的学情分析,没能依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很可能起不到高效教学的作用。教师乙请人大代表进课堂,充分注意到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有利于形成新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也要注意到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掌控。做好课堂规划。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能运用到的各种资源,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在历史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多样化教学资源.可以:
①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历史课程资源,以其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予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同时,许多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丰富了历史课的内容和情趣,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传统单一的课程资源所无法比拟的。
②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具有范围广,数量大的显著特点,这样,无论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角度,还是从开发课程资源的角度,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使他们逐步学会主动地利用一切可用的课程资源.为自身的历史学习和探索服务。
③形成新的学习方式。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应只学习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实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程序性”知识追闻历史知识是怎样来的,历史教学活动要成为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材料去认识历史的过程。学生唯有通过运用多种课程资源的经验,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与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一种取向。即是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相结合,重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的机会。尽管学生搜集和处理课程资源的能力还比较有限,学生课题研究和问题解决的水平与真正的史学研究也有相当的距离,但是它却能够使学生体验发现学习的过程和获得主动探索的“经历”.并有助于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中指出:“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周朝的革命”“汉朝的革命”分别是指()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尊重中学生权利,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指的是下列哪个基本理论?()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近代以来,受时事政治环境的影响,许多人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名字和年代相对应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教师道德范畴体现出了人们对教师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这句话的含义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经济外交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关系到国际经济协调、世界和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交政策和行为。经济发展了才使国家的政治安全得以维护,而一国的经济外交,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周永生《经济外交》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扩大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和互动明显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也步入一个新阶段。"-3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刘变化,注重经济外交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抱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人民日报社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大有可为》(2004年9月3日)材料三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新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政府对“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内涵予以明确构筑,赋予新内涵,并出台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以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为我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邢厚媛《国际商报》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经济外交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关系到国际经济协调、世界和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交政策和行为。经济发展了才使国家的政治安全得以维护,而一国的经济外交,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周永生《经济外交》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扩大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和互动明显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也步入一个新阶段。"-3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刘变化,注重经济外交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抱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人民日报社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大有可为》(2004年9月3日)材料三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新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政府对“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内涵予以明确构筑,赋予新内涵,并出台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以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为我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邢厚媛《国际商报》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经济外交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关系到国际经济协调、世界和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交政策和行为。经济发展了才使国家的政治安全得以维护,而一国的经济外交,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周永生《经济外交》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扩大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和互动明显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也步入一个新阶段。"-3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刘变化,注重经济外交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抱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人民日报社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大有可为》(2004年9月3日)材料三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新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政府对“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内涵予以明确构筑,赋予新内涵,并出台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以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为我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邢厚媛《国际商报》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经济外交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关系到国际经济协调、世界和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交政策和行为。经济发展了才使国家的政治安全得以维护,而一国的经济外交,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周永生《经济外交》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扩大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和互动明显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也步入一个新阶段。"-3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刘变化,注重经济外交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抱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人民日报社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大有可为》(2004年9月3日)材料三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新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政府对“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内涵予以明确构筑,赋予新内涵,并出台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以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为我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邢厚媛《国际商报》问题: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