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司法卷二
(简答题)

甲某认为妻子与其离婚,是妻姐丁某从中挑拨所致,遂产生杀死丁及其家人后劫持飞机逃往台湾之念,并得到乙的赞同。之后,甲乙二人购买催泪枪一支,并将催泪枪分解伪装,进行了两次登机试验。同时又准备了毒药“赤血盐”,用于杀害丁及其家人。甲乙二人决定于1999年11月6日晚,杀死丁及其全家后乘长春市至厦门市的班机,将飞机劫持至台湾。11月3日,由甲出资、乙去长春购买了11月7日长春市至厦门市的飞机票二张。后来,乙感到害怕,独自一人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将甲抓获,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1、甲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罚(有何法定量刑情节)? 2、乙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罚(有何法定量刑情节)?

正确答案

要点:共同犯罪中部分共犯人的中止,预备犯和中止犯的认定与处罚
甲为了实行故意杀人罪和劫持航空器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劫持航空器罪。甲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因此所犯二罪均系犯罪预备。
甲在该犯罪预备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是共同犯罪的主犯;对于甲所犯故意杀人罪(预备)、劫持航空器罪(预备)应当分别定罪量刑,实行数罪并罚。鉴于甲所犯二罪均处在预备阶段,依法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乙与甲共同进行了故意杀人罪和劫持航空器罪的准备活动,因此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和劫持航空器罪。鉴于乙在犯罪准备过程中,自动放弃了犯罪预备活动,并且自动有效的阻止了犯罪的着手实行,成立犯罪中止。并且因其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结果,依法对乙所犯二罪,应当免除处罚。此外,乙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具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协助抓获同案犯甲某,具有立功表现,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甲某是某私营工厂主(不具有法人资格)。1990年4月因为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1995年11月12日假释。假释考验期至1999年2月6日。1998年5月,甲某工厂利用乙厂“跳槽”职工非法获取的乙厂专有的“神州”口杯生产技术资料,大量生产双层玻璃口杯。 为了便于销售,该厂将自己生产的口杯贴上“神州”口杯注册商标,用“神州”口杯外包装包装好以后,以每只170元的价格销售。为了扩大销量,甲某还大做广告,称自己的产品为“正宗名牌、质优价廉”。众商家纷纷与其签订合同购买,买后才发现上当受骗,甲某生产的口杯质量低劣,造成大量积压。同时,也给乙厂造成500余万元经济损失,信誉降低。 而甲某的销售金额达1800余万元。甲某的好友乙某见甲某在银行存有巨款,心生歹念。乘机复制了甲某的存单,伪造甲某存款银行的储蓄章和行政专用章,并在仿制了甲某的存单,套取密码之后,指使女友丙某使用假存单从银行冒领甲某存款。丙某虽然知道存单是假的,但认为这全是乙某搞得鬼,与己无关,所以就使用该假存单将甲某500万元存款冒领。 丙某将500万巨款冒领后,装在提包中拿到朋友丁某家中存放。丁某不知提包中为何物,某日打开一看发现全是现金,估计来路不正,产生据为己有的想法。丙某来取提包时,丁某谎称没有此事,拒不交出。乙、丙诈骗甲某存款案发后,公安机关按照丙某的供述,找到丁某,令其交出巨款。丁某仍然拒不承认替丙某保管过提包。 对甲某、乙某、丙某、丁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处罚?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乙某持甲某的借条要甲某还钱,甲某不仅不还钱,反而指使丙某、丁某将乙某强行扣留在一暗室里,并对其进行殴打,直至乙某交出借条承诺用不索还。才将乙某释放。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甲、乙、丙三人向不相识的丁某要20块钱买烟抽,遭到丁某的拒绝。甲、乙、丙三人即对丁某进行殴打,致丁某轻微伤。在三人将要离去时,甲某仍觉得不解气,又回身持刀朝丁某腿部扎了两刀,致丁某失血过多死亡。甲、乙、丙三人当如何处理?()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甲某为赖掉欠丁某的5万元债务,将丁某杀害,并将尸体肢解,用塑料编织袋打包。对某乙谎称是毒品,托其从××市运至×市,并声称事成后必有重酬。某乙按吩咐打出租车将该塑料编织袋打成包裹运至×市,存放在火车站小件寄存处。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甲、乙、丙三人看见山坡散放着一群羊。三人就把羊群赶到山的东面隐藏起来。并商量由丙某回家取钱作路费,将羊群运到外地销赃。丙某回家取了路费,顺便叫上丁某。丙某、丁某到隐藏羊群处与甲某、乙某会合一同将羊运到县城销售、分赃。后来经查证,该羊群是新疆建设兵团农8师152团10连所有,他们在山的东面隐藏羊群处并未出10连的地界。丁某的行为属于()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某民办高校的负责人丁某在与某实验仪器制造厂的采购化学实验仪器的过程中收受了回扣7500元,并将这些钱款全部交给他的妻子购置个人化妆品。对于丁某的行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盗窃、抢劫、共犯、责任年龄等)1998年4月,甲(35岁)、乙(22岁)、丙(15岁)三人共谋前往丁某家行窃。甲、乙二人入户,丙某在门口“望风”。恰逢户主丁某(女)外出回家,在门口放哨的丙某给在室内的甲乙二人发出“有人,快跑!”的信号之后,急忙逃走。 丁某进家,甲乙二人来不及躲避,甲某便从卧室窜出,捂住丁某的嘴将其捺倒在地。乙某从地上拣起一个酒瓶朝丁某头上砸了一下,见酒瓶破碎后,又从地上拣起一把菜刀,用刀背朝丁某的脖子、背部连砍两下,致丁某当场昏迷。携带物品及现金人民币105元仓皇逃走,被害人花去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3200元造成误工损失费800元。经法医鉴定构成轻伤。甲某曾在1988年5月因犯盗窃罪而被处5年有期徒刑,1994年1月刑满释放。另甲某主动交待曾经在1988年3月诈骗他人数额较大财物的犯罪事实。 对甲乙丙三人的行为如何认定处罚?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甲某搜监时,发现劳改犯乙某私藏小锉一把,遂怀疑其妄图越狱潜逃。甲某召集与乙某同监的七名犯人,先向他们介绍了乙某的情况,并且说:“今晚如果他不老实,就好好地收拾他(指拷打)。”随后,甲某将乙某押至中队办公室内审讯,令乙某跪在地上,米某不肯交待,就一直罚乙某跪着。晚上,甲某找来看管禁闭室的职工丙某、丁某参加审汛。对乙某用木棍、竹竿和浸湿打结的麻绳抽打,边审讯边抽打达两个多小时。乙某被打得伏在地上昏迷过去,无法继续审讯。甲某遂叫人用冷水将乙某冲淋后抬回监房。甲某的行为()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某县政府副县长甲某因作风问题被下属乙某揭发,受到党纪处分,于是对乙某怀恨在心,意图报复。2004年6月,甲某在乙某的住宅小区大量张贴写有乙某嫖娼的小字报,在群众中产生恶劣影响,乙妻于是与乙某离婚,乙某受不了风言风语,服毒自杀后被抢救过来。同年12月,甲某又向公安机关举报,捏造乙某在外嫖宿幼妓,结果乙某被公安机关逮捕,后无罪释放。则甲某的行为构成( )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