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特征,突发事件管理的功能体系相应的可以分为预防、准备、反应、恢复、总结等五个重要方面:
1、预防,预防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也是各个国家突发事件处理中最为关注的焦点。普遍来看,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从四个方面执行:
(1)宣传教育;
(2)准备预案;
(3)构建预警机制,推行公示措施;
(4)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使官、产、学、民、媒之间的信息传递通畅。
2、准备,就总体而言,准备包括根据预案制订应急防范方案,落实应急防范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从组织队伍、人员培训、应急演练、通讯装备、器材物资、检测仪器、交通工具等方面加以落实,做到有备无患。一旦发生各类有可能危及公众,造成社会影响的中毒、污染、事故、疫情等突发事件即能迅速及时地组织力量,有效的处置,最大限度地快速处理、控制和减少危害面。准备包括三个层次,即平时准备、“战时”转换、“战时”准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平”、“战”结合与“平”、“战”转换的问题。能否迅速实现“平”、“战”转换,并尽快形成“战时”积累能力,是各个城市赢得突发事件的关键所在。
3、反应,反应是处理突发事件的主要“舞台”。反应的要旨在认清级别的基础上,实施快速反应。对于突发事件而言,能够实现快速反应是降低危害程度的最重要方面。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快、准、齐、实”四个要点。“快”就是信息完整、准确和快捷,在此基础上,迅速召集突发事件处理队伍进行快速反应,赶赴现场处理。“准”就是接到报告后,特别是到达现场后,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和事态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拟定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齐”就是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要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方案、统一发布信息。“实”就是调查处理方案确定之后,分工负责,狠抓落实,并且进行督促检查,督办到位。对于反应而言,留有足够的“预备队”是十分关键而又往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4、恢复,在突发事件的影响逐步消除的过程中,另一个功能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恢复。这一功能的实现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1)恢复生产、生活;
(2)应对突发事件周期性特征中的下降、回复阶段,进行全面的宣传,通过包含媒体、政界等多方、多重的影响,提升住民预期,改变和提升外界对地方的预期;
(3)坚决避免事件“死灰复燃”现象的发生,强化扫尾工作;
(4)逐步实现突发事件相关资源和“生产”能力,从“战时”向“平时”的转化。
5、总结,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还必须十分关注对突发事件处理的总结。这里所指的总结,并非单一强调对经验教训的总结,而是把总结提升为突发事件管理的一个功能元,把危机管理的理念拓展到城市和区域管理的方方面面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