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
A《史记》
B《律书》
C《资治通鉴》
D《历书》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单选题)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单选题)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单选题)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车臣曾国藩公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才,信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单选题)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单选题)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对这一政策相关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简答题)
以下是一组洋务运动时期的言论: 材料1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勤远略。” 材料2 奕说:“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患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患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材料3 冯桂芬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富之术。” 请回答: (1)曾国藩所谓的“剿发捻”和“勤远略”分别指什么? (2)参考材料2.3,说明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结合材料1.2.3,说明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何在?
(单选题)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如果说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文中“西化”指的是()
(简答题)
(20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生。第一扎营不贪懒,莫去民家取门板。莫拆人家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鸡和鸭,莫借民间锅和碗。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莫进城市进铺店,莫向乡间借村庄。无钱莫采道边菜,无钱莫吃便宜茶。更有一句紧要书,切莫掳人当长夫。第三号令要声明,兵勇不许乱出营。走出营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害。或走大家讹钱文,或走小家调妇人。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 ——曾国藩《爱民歌》 材料二曾国藩的亲信幕僚赵烈文在《日记》中写道:湘军攻下南京后,城内“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遭杀死……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砍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远。”,“自湘军平贼以来,南民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材料三谭嗣同在湘军收复“天京”后约30年,曾到金陵(即今南京,太平军称“天京”)对所见闻说:“顷来金陵,见满地荒寒现象。本地人言:‘发匪(指太平军,按清方称谓)据城时,并未焚杀,百姓安堵如故。终以为彼叛匪也,故日盼官军之至,不料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而金陵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 材料四石达开攻破江西吉安城时,除歼灭抵抗的敌军外,“不戮一人,有掳民间一草一木者,立斩以徇。”对此地主阶级文人邹树荣写有纪事诗,中称“传闻贼首称翼王,仁慈义勇头发长,所到之处迎壶浆,耕市不惊民如常。” 请回答: 曾国藩的“爱民”军规得到执行了吗?结合材料二、三加以说明。(6分)
(简答题)
著名学者、作家唐浩明对曾国藩有深入的研究,点燃一场为时十余年的曾国藩热,堪称曾国藩的异代知已,主持编辑出版了《曾国藩全集》,创作了长篇小说《曾国藩》,创作了《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及其姊妹篇什么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