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中有些鱼躁动不安,在水的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上翘露出水面,有时离群独游,这很有可能是鱼患上了中华鳋病。
中华鳋病的病原体是一类甲壳动物,主要寄生在草鱼、青鱼、鲶鱼、赤眼鱒、淡水鲑等鱼类的鳃部。这是一类常见且分布广泛的寄生虫,在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都可发现。在长江流域一带该病的流行主要在每年5月下旬到9月上旬。
患病鱼的鳃部粘液分泌明显增多,鳃丝末端膨大成棒槌状,发白。掀开鳃盖肉眼可见许多白色小虫挂在鳃丝末端上,形似小蛆。随着病情加剧,病鱼表现焦躁,在水面打转或狂游,尾部往往露出水面,故又称“翘尾巴病”。
预防方法: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带水清塘,用量为每亩平均水深1米125~150千克,能杀死大中华幼鳋和带虫者;根据中华鳋对寄主有严格选择性的特点,采取轮养其他鱼种的方法进行预防;在发病季节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在食场挂袋,进行预防。
治疗方法: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两者比例为5∶2)全池遍洒,使池水成0.7毫克/升浓度,治疗效果佳;90%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使池水浓度成0.5毫克/升,疗效较好。
(简答题)
为什么鱼会“狂游”、“翘尾巴”?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