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同为先秦儒家代表人物。
其中,孔子是众所周知的至圣先师,继承周公的“德”,发现了“仁”与“礼”。他把人的价值性(明显不同于巫、鬼的一面)比如说仁义礼智信,高扬了起来。可是,据说孔子死后就“儒分为八”了,孟子、荀子大概就是其中两家的继承者。
孟子作为亚圣,主要发明了孔子的“仁”义。一是在强调人的价值性方面进一步做了自己的论证,比如恻隐(仁)、羞恶(义)、恭敬(礼)、辞让(智)等四心,并提出“性善”论。二是明确提出了政权更替的标准是人心向背。当人心不在统治者身上时,造反是合理的。比如说商汤诛桀、武王伐纣。
荀子,继承了孔子学说的另一面,特别重视和阐发“礼”对于人和社会的意义。但是自宋代以后,因其思想与孟子不同而被理学家(扬孟抑荀)排除在儒家的正统之外。这种不同根本就在于对人性的看法。孟子言“性善”,即强调人有向善的可能性,而人自身就要努力把握住这点可能性;荀子则认为“性恶”,人性本来是争、是抢的,是需要后天的文明教化来使其向善,原来的“恶”也仅仅是被一层层地深深包裹起来而已。这样的观点自然就会把注意力引向后天教化,而强调“礼”的功能。所以法家天才李斯、韩非子出自其门下也不奇怪了。
(简答题)
孔子、孟子、荀子之间是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相似试题
(简答题)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孟子、荀子各有什么特点?
(简答题)
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荀子的音乐思想。
(简答题)
比较孔子、孟子和荀子关于学与思的观点的异同,王夫之是怎样概括的?
(简答题)
孔子是怎样阐述关于教育与刑法的关系的?孟子、董仲舒和王充如何做进一步阐发?
(单选题)
虽然孟子和荀子都认为应当以仁义治理天下,但其理论基础却不相同,其中荀子理想的人性论基础是()。
(单选题)
关于孟子与荀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以下对孟子和荀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判断题)
孟子主张人“性善说”,荀子则主张人“性恶说”。
(单选题)
孟子是孔子哪一位后代的弟子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