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奥古斯丁极力贬低人的地位和价值,仍不免在自省和观察中领会到一定的审美经验和心灵活动规律。这种对人的心灵的博大精深、对人的记忆知觉的丰赡奇妙的肯定,一方面体现了奥古斯丁在心灵探索方面得出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对审美主体特别是审美知觉的深入思考,已经达到了较高的、近代的水平。
奥古斯丁从对人的主体能力的朴素认知出发,进而描绘了人的奇异的记忆、知觉和想象力,尽管他为这一切感到惊异,但出于神学世界观的制约,他一直督责自己把这种能力奉献给上帝。
同他对生命的感受更加矛盾的是,奥古斯丁的世界观中的宗教神秘主义使他虽然认识到了某些包括审美活动在内的心灵活动规律,但是却本末倒置,得出了颇为荒谬的结论,他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通过人达成的上帝的认识,人所感受的美,是由于上帝认为那是美,那美是来自上帝的。这样以来,上帝就成了真正的审美主体,人不过是他的工具,这样的认识论无疑是阻遏艺术进步的。
(简答题)
奥古斯丁对审美主体的看法如何?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相似试题
(简答题)
阿奎那对真理的看法为什么有助于对审美规律的认识?
(简答题)
奥古斯丁的历史观和婚姻观当中,基督教语境里的世俗生活应该如何理解?
(简答题)
奥古斯丁对美的本质是怎样理解的?
(简答题)
奥古斯丁对宗教史学的作出了什么贡献?
(填空题)
奥古斯丁的传世作()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对人们的政治观念,对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填空题)
从绘画的主体来区分,()、()()的三维结构,分别代表了官文化、士文化、民文化的审美文化精神。
(简答题)
如何理解“合和之境”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整体意蕴?
(填空题)
()是存在于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之间的基督教思想家,他在自己的学说中表述了某些唯物的观点,对世俗文艺给予了肯定,是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家中的“另类”。
(单选题)
“兰台序九流,儒家但居一。诸师自有真,未肯附儒术。后代儒亦尊,儒者颜亦厚。洋洋朝野间,流亦不止九。不知古九流,存亡今孰多?或言儒先亡,此语又如何?”这是清代学者龚自珍表达对儒学地位看法的诗。下列观点与他相近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