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本、旦本是元杂剧演唱体制的名称。每本元杂剧,一般由一个主角主唱,;由正末主唱的剧本,称为“末本”;由正旦主唱的剧本,称为“旦本”。如《汉宫秋》、《李逵负荆》分别由正末扮演的汉元帝和李逵主唱,这就属于“末本”。《窦娥冤》、《救风尘》分别由正旦扮演的窦娥和赵盼儿主唱,这就属于“旦本”。
一般一个剧本中的正旦或正末始终扮演同一人物,例如《窦娥冤》中的正旦,始终扮演窦娥;《汉宫秋》中的正末,始终扮演汉元帝,但有少数剧本,正末或正旦在同一本戏的不同折里,扮演的是不同人物。例为《陈州粜米》第一折正末扮张憋古,第二、三、四折正末扮包公,《单刀会》第一折正末扮乔公,第二折正末扮司马徽,第三、四折正末扮关羽;《哭存孝》第一、二、四折,都由扮正旦的李克用妻子邓夫人主唱,而第三折却由扮正旦的莽古歹主唱;《黄粱梦》第一折由扮正末的钟离权唱,第二折由扮正末的院公唱,第三折由扮正末的樵夫唱,第四折由扮正末的邦老唱,但院公,樵夫,邦老都是权离的化身。上述例子,正旦或正末虽换了人,但仍符合正末主唱的原则,仍应称为“末本”或“旦本”。
破坏旦本、末本常例的,在元杂剧中只有少数剧本,如《张羽煮海》第一、二、四折由正旦唱,第三折却由正末唱;《西厢记》第二本共五折戏,前三折分明由莺莺、惠明、红娘主唱,第四、五折又由莺莺主唱。这都属于变例,表现了作者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