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慈悲的内容:“慈”为与乐;“悲”为拔苦。慈悲就是愿意对一切有情众生与乐拔苦的精神境界;理论上:“戒、定、慧”中的戒学、定学;“六度”中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中最根本的就是慈悲之心;实践上: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把布施对象遍及一切有情众生这是大乘佛教慈悲救苦的菩萨行的最高要求。
(2)慈悲产生的原因:“无我”。无我包括人无我和法无我,具体慈悲的原因是:第一:因为“苦谛”,因为世间众生有苦且诸受皆苦,需要拔众生苦。由于佛教“空”的道理,就需要“无我”,将别人的生命视为自己的生命,做到“慈悲”。第二:因为“灭谛”,要想达到涅槃的境界,就需要达到“无我”,即能怨亲平等。由于小乘的“空”强调“人无我”,而符合“空”的真理便是善,所以助人行善是必要的;由于大乘“法无我”,便“不乐涅槃,不厌生死”,不再执着于轮回和涅槃,在世间便能够达到“空”,达到“涅槃”,因此也要“慈悲”。来说大乘认为只有认识到法无我才能做到苦乐平等,才能达到慈悲。
(3)慈悲的地位:大乘佛教“道谛”的要求,大乘佛教的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体现自利利人、自觉觉人的道德信念和人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