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单选题)

班固的《汉书》记载:汉武帝时,董仲舒、公孙弘、儿宽“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这段记载突出反映了()

A儒家思想得到重用

B孟子的仁政思想获得特别推崇

C儒学家都是实干家

D帝王利用儒家经学维护统治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从材料的意思可知,因为“董仲舒、公孙弘、儿宽三人皆儒者”,以“经术润饰吏事”,所以“天子器之”。这说明儒家思想对维护统治有利而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的作用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班固的《汉书》记载:汉武帝时,董仲舒、公孙弘、儿宽“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这段记载突出反映了()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东汉班固的《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监御史,秦官,掌监郡。……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皆秦制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朕]永惟万事之统……欲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董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朱熹《大学章句·格物致知补传》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集》卷十一 材料三 1898年,近代中国两大思想巨著先后出版并流传甚广,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的“理”的共同涵义及在“穷理”上的不同途径。简述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汉武帝问策贤良,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一《汉书·董仲舒传》()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朕]永惟万事之统……欲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董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朱熹《大学章句·格物致知补传》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集》卷十一 材料三 1898年,近代中国两大思想巨著先后出版并流传甚广,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朕]永惟万事之统……欲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董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朱熹《大学章句·格物致知补传》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集》卷十一 材料三 1898年,近代中国两大思想巨著先后出版并流传甚广,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朕]永惟万事之统……欲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董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朱熹《大学章句·格物致知补传》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集》卷十一 材料三 1898年,近代中国两大思想巨著先后出版并流传甚广,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董仲舒应对汉武帝“举贤良对策”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