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法学
(名词解析)

德礼政刑

正确答案

德、礼、政、刑,即德治、教化、政令、刑罚,是封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主要方法,最早由儒家创始人孔丘提出。孔子认为政刑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德治、教化才是根本的治国方法,他首先提出重德轻刑、以德去刑的主张。西汉董仲舒以“天人合一”的神学目的论为基础,论证了“大德小刑”、“德主刑辅”的原理,成为封建正统法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柱。南宋朱熹把这一原理根植于唯心主义理学,认为德礼政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统一与封建道德伦理规范。丘睿针对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提出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德刑关系说,使传统的“德主刑辅”说更为全面和系统。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名词解析)

    德礼政刑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在"德礼"与"政刑"的关系上,朱熹认为()。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德礼政刑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德礼政刑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德礼政刑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朱熹的"德礼政刑","相为终始"的思想。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德礼为本,政教为用”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确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典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一语的出处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