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以大乘佛法度化众生时,哪两个问题不能忘记?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一是解决他们的暂时痛苦,二是解决他们究竟的生死大事。
解除众生的痛苦是菩萨的义务,菩萨见众生苦即如自己受苦,所以不管众生有什么痛苦,菩萨都会尽己所能地去解决,并以此方式与众生结缘。同时,还为他们传讲三乘佛法,因为只有脱离轮回才是真正的安乐,否则虽暂时摆脱了痛苦、贫穷,但轮回的本性仍不离苦苦、行苦、变苦,因此以大乘佛法度化众生时,此二问题不能忘。
若缺一个都不行,比如,一个众生正处于饥渴贫乏之时,你不解决他的饥乏,反而给他传讲佛法,此举不但不会有任何效果,反使他对你和佛法生厌。若仅仅解决他的饥乏,而不给他传法,此众生无法从轮回的苦海中解脱。因此,这两个问题缺一不可。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一个大乘行者的言行举止是否如法,对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有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为什么说只有我才能度化众生、弘扬佛法,其他众生肯定不行?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根据李四龙老师所讲,佛法的现实意义在于认识世上“一切平等”,以“普渡众生”的胸怀去实践自己的智慧和想法,超出自我的利益观念。对“众生有益”才是真正佛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原始佛法与大乘佛法的四念处有什么区别?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学习大乘佛法的修行人,最可怕的是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为什么说佛法的精华教义是大乘菩提心?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菩萨只是以人的形象度化众生吗?若不是的话,还有什么是佛菩萨?知道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应当如何发愿?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作为大乘修行人,平时怎样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怎样对待周围每一个众生?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释迦世尊未降生以前,叫什么法运,众生有佛法可学不?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