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简答题)

2011年10月13日,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连遭两车碾过,十多名路人经过未施援手,一名捡破烂的阿婆将孩子扶起,最终“小悦悦”还是因医治无效离开人世。“小悦悦事件”后,冷漠路人受到严厉谴责。2011年11月20日,宝山四岁女孩“小苗苗”遭遇车祸,私家车主潘先生在第一时间主动上前及时救助,挽救了她的性命。潘先生的行为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赏。请用哲学常识中“发展”的有关观点分析和评价上述两个事件。

正确答案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道德问题。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总要经历一个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小悦悦事件”就是社会文明进步过程中的不和谐音符。
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小苗苗”的获救,广大市民对潘先生的高度赞赏,以及“小悦悦事件”后冷漠路人受到严厉谴责,都说明道德素质的提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惨遭两车相继碾压,而18名路人却漠然离去,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启示我们()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11年10月13日下午,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辆小型货柜车碾过。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之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竟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工人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最终,小悦悦经医院抢救无效而离世。从文化生活的角度,18位路人的冷漠给了我们怎样的道德警示?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针对2011年10月13日下午发生在佛山市的两岁小女孩悦悦的事件,社会上议论纷纷,有不少人频频感叹道德滑坡、世风日下。对此有人批评指出:“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这句话启示我们()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被两度碾压,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人都漠然离去。2011年10月21日,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小悦悦离开了人世。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启示我们() ①必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②必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③必须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④必须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1年10月,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引发全国性舆论大反思,据媒体报道在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两岁小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路人先后路过,均对倒地的悦悦不理睬,接着悦悦被一辆车再次碾压。之后5分钟往来的18个路人无一伸援手,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并救起悦悦。有评论说,失去正义和道德的看守后,人性是残忍的,这表明人们的文化素养()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在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两岁小女孩悦悦(化名)在路上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而之后将近7分钟时间,还有呼吸的悦悦一直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没看见,其间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过去。最终悦悦被第19名路人抱到路边,随后被送往医院急救。这名路人是一名捡破烂的阿姨。对小女孩被撞一事,社会上议论纷纷,有不少人频频感叹道德滑坡、世风日下。对此有人批评指出:“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这句话启示我们()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1年10月,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引发全国性舆论大反思。两岁小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因无人理睬悦悦被另一辆车再次碾压。先后共18个路人无一伸援手,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并救起悦悦。失去正义和道德的看守后,人性是残忍的,这表明人们的文化素养()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两辆肇事司机逃逸。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回答,如何才能使全体公民都能流淌“道德的血液”?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1987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同时废止。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