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单选题)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①实现国共合作②领导北伐战争③提出“新三民主义”④颁布《临时约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1922年,孙中山的多次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晚年他的思想与时俱进,提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国共合作;因此①③正确,故选A。而北伐战争时总司令是蒋介石,颁布《临时约法》是1912年,故排除②④。
【点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但是,三民主义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内容,也没有给予民主民主权力,没有深入的发动群众起来革命,致使革命运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最终失败。1924年,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制定了三大政策,国共合作。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不包括()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22年,孙中山感叹到:“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的觉醒。”孙中山后来对这一思想的具体实践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摘自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从材料中概括的信息有四组,你的选择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面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在南京江面签订了《南京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事件是() ①在南京江面签订了《南京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法治社会逐步取代人治社会,是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方面。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 “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四: 有人评价说:“罗马人在法律方面的建树之所以彪炳世界,是与他们在三个不同阶段的法制探索分不开的。”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