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单选题)

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确定,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发展同步前进

C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D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相互影响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材料中“世界文化遗产的确定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C适合题意;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A是错误的;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但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B、D都是错误的。本题答案选C。
考点: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2010年8月1日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中国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0年8月2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批准了“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国丹霞”为世界遗产,这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也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最早的GMP是1969年在第22届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大会上通过的()颁布的GMP。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10年8月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交中国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贵州赤水、湖南黄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共同申报的“中国丹霞”项目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至此,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地增加至40处,其中,文化遗产28处、自然遗产8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处,根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中国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而各地跃跃欲试提出申遗的已经排队到下个世纪。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10年8月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交中国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贵州赤水、湖南黄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共同申报的“中国丹霞”项目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至此,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地增加至40处,其中,文化遗产28处、自然遗产8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处,根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中国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而各地跃跃欲试提出申遗的已经排队到下个世纪。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10年8月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交中国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贵州赤水、湖南黄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共同申报的“中国丹霞”项目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至此,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地增加至40处,其中,文化遗产28处、自然遗产8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处,根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中国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而各地跃跃欲试提出申遗的已经排队到下个世纪。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六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上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并进,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六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上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并进,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