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简答题)

简要描述贾平凹《浮躁》、《废都》和《秦腔》的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发表于1987年的长篇小说《浮躁》,以金狗在改革中的沉浮为主线,围绕着巩、田两大家族在商州一带地方权力的争夺展开故事情节。小说既写了金狗作为改革者所具有的积极精神,也写了他自身矛盾冲突的局限,使他这个艺术形象具有立体感和复杂性,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浮躁”。贾平凹曾这样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通过综览商州地域的宽阔视野.以流贯商州的州河为纽带,描写中国农民进入历史新时期以来为摆脱贫困、封建残余势力和自身旧意识的束缚,所经历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心理的复杂曲折的过程。”在浮躁的时代里,作家也不能完全置身这种氛围之外,这部作品的写作正印证了这一点。
90年代的《废都》,写作视角由农村进入城市。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的西京城里,以作家庄之蝶为首的四大文化名人,本是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但是,金钱和欲望的诱惑,喧嚣红尘的裹挟,让他们放弃操守,也颠覆了他们的文化追求。作品显示出90年代初期市场化浪潮冲击下的文化崩溃,评论界褒贬不一。2008年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秦腔》,以作家的故乡丹凤县小镇棣花街为原型。通过清风街近20年来的演变和街上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如果说《废都》表达了作家对都市生活的没落感和荒诞感,那么,《秦腔》就是一首在外部力量冲击和内在价值瓦解夹击下的乡村生活的挽歌。《秦腔》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以致村子里死了人抬棺材的壮劳力都出现短缺;农民与土地和家乡的疏离,习渐加剧,城镇化建设吞噬着农村耕地,昔日被视为血脉的乡情,也在利益化的时代被消解;在影视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冲击下,曾经被视为秦人心声的传统艺术“秦腔”也日趋没落;世纪之交的乡村,正在遭遇空前的发展危机和精神危机。小说以疯子引生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在写实中增添了些许怪异色彩,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呈现出清风街的衰败。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简要描述贾平凹《废都》和《秦腔》的主要成就和不同特点。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贾平凹的《秦腔》采用的叙述视点是()。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贾平凹的《秦腔》、周大新的《湖光山色》、()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作品。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贾平凹以自己的故乡丹凤县小镇棣花街为原型,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的作品是()。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贾平凹的乡土小说主要有()等。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最能代表贾平凹散文成就的是地域风情散文,尤其是与小说同名的()。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在改革开放后的30余年间,从莫言的《红高粱》、()的《浮躁》、张炜《古船》和陈忠实的《白鹿原》等乡土文学作品,标志着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最能代表贾平凹散文成就的是《无味巷》、《黄土高原》、《入川小记》等地域风情散文,尤其是与小说同名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先锋小说先后经历了初创期(1985-1986)与鼎盛期(1987-1988)两个阶段。请以具体作家作品为例,简要描述其变化过程。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