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题干)

本题共计 3 个问题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于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材料二正当“嫦娥一号”奔月成功之际,刚刚启动建设的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将是我国继酒泉、太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之后的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

简答题
1

与我国已有的三个卫星发射中心相比,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具有独特的优势条件,请分析、评价这些优势条件。

正确答案

①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更大,可以增加发射的有效载荷;
②濒临南海,有利于大型设备通过海运到达发射基地;
③火箭残骸落入大海,降低造成危害的概率。

答案解析

由图可知,与已有三个卫星发射基地相比,文昌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从而降低卫星发射的初速度,节省燃料和成本。文昌濒临南海,海洋运输便利,适合运行大型火箭设备;周围海洋面积大,发射残骸落入海洋,降低危害。
考点:该考查卫星发射基地选址及发射时间。
填空题
2

“嫦娥一号”传回的图片显示,与地表相比,月表有许多大小不同的撞击坑,这是由于月球缺乏()的保护和缓冲,其原因是月球()。

正确答案

大气(层) ; 质量小,引力小,不足以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

答案解析

由于月球缺少大气层的保护,导致一些陨石等对月球地表的撞击较大,故导致月表有许多大小不同的撞击坑。考点:该考查卫星发射基地选址及发射时间。
简答题
3

载人飞船和卫星的飞行离不开航天测控,为了使我国航天器能在太空顺利飞行,包括在南大洋的四艘“远望号”测控船在内的各测控中心昼夜不停地对航天器进行实时跟踪测控。由此分析我国“神舟”系列每次发射都选择在较冷季节进行的原因。

正确答案

我国处在冬季时,南半球为夏季,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比较温暖,风浪也较小,便于测控船进行测控作业。

答案解析

因为对飞船测控的网站及测控船有一些是在纬度较高的南半球;我国冬季时,南半球为夏季,海洋比较温暖,风浪小,海况好,便于测控。
考点:该考查卫星发射基地选址及发射时间。

相似试题

  • (填空题)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气候变化在2007年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在12月3—14日的印度巴厘岛“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中成为争论的焦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气候变化在2007年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在12月3—14日的印度巴厘岛“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中成为争论的焦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气候变化在2007年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在12月3—14日的印度巴厘岛“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中成为争论的焦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气候变化在2007年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在12月3—14日的印度巴厘岛“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中成为争论的焦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气候变化在2007年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在12月3—14日的印度巴厘岛“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中成为争论的焦点。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气候变化在2007年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在12月3—14日的印度巴厘岛“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中成为争论的焦点。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