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社区小事论:第一,随着民族国家活动范围和规模增加,地方社区的自主性和团结程度降低。整个社会呈现标准化、同质性、种族阶级分野不明的大众社会;第二,正式的科层机制取代家庭、邻里和朋友所承担的职能或活动;第三,广泛、高效、廉价的交通和通讯设施使得城市居民更容易与外界联系而不必局限于邻里联系,因此,城市社会不可能存在丰富而有人情味的人际关系,人们不可能有社区共同体感和社区团结感。
⑵社区幸存论:60年代,“社区幸存论”盛行。较早一些的如英国学者霍加特,他发表于1957年的一项研究通过对利兹市一个工人聚居区的实证调查,从居民的地域同一性,即对于地域内部的众人来说,这是一个小世界,像一个村庄,他们聚落而居,仿佛部落区)、社会同一性,即居民们相信他们处于相同水平的物质和社会地位,分享共同的经验和共同的回忆)、社区居住的连续性(即居民较长期稳定地居处于一个社区而形成社区内社会关系网络的连续性)三个方面论证说明了现代都市中类似于传统邻里社区的存在等。
⑶社区解放论: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一批学者进行了有关网络社区的研究,韦尔曼和雷顿于1979年发表“社会网络,邻里关系和社区”一文,他们总结了以往城市社会学家对社区研究的主要特点,指出直到70年代,社区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研究一直局限在同一地域的邻里关系之间,邻里之间因物理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形成的群体关系纽带成为社区讨论的唯一基础;韦尔曼和雷顿提出应打破对邻里关系的强调,重新思考社区的概念,他们主张社区居民应从地域和场所的局限中解放出来,接触和结交更广泛范围的朋友,建立超出邻里关系甚或根本与邻里关系无关的初级群体关系。这就是说“社区解放”,即从社区地域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