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状硫化物矿床或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简称VMS矿床),也称为黄铁矿型矿床。这类矿床产于海相火山岩系中,矿石多为块状、网脉状,主要由Fe、Cu、Pb、Zn等的硫化物组成,常伴有Au、Ag、Co等多种有益组分以及重晶石、石膏和硬石膏等非金属矿。主要特点:
(1)VMS型矿床大多形成于扩张大洋中脊、岛弧、弧后盆地及大陆边缘裂陷带,海床之下或海底火山环境,产出于海底火山岩中,主要是钙碱性的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系列(所谓双峰式火山岩建造)
(2)与同时代的镁铁质和长英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关系密切,形成于火山活动间隙期。在大多数火山岩区,该型矿床以趋向于成群或成束分布为特征。
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3)主要矿石为块状硫化物(>80%sulfides),少量的枝状和浸染状矿石;矿石矿物中黄铁矿>60%为块状矿。品位较富,含Cu一般在0.8-2.2%左右,有的高达10%。88%的矿床Cu+Pb+Zn总品位<10%,平均为6%。
(4)大都伴有多种组分,常见有Pb、Zn、Au、Ag、Fe、S,此外还有少量Se、Bi、As、Gd、Te、Sn、Co、Ni等元素,可以综合利用。矿床类型从富铜型到富锌型都有,并且可能形成空间分带性;
(5)在几乎所有VMS型矿床的矿石中Zn>Pb。
(6)矿石形成年龄基本与火山岩的相同或略晚
矿床结构:
1.一般都具有海底喷流-沉积和热液充填交代两种成因的矿体。海底喷流-沉积矿体为整合矿体,呈层状顺层产出,其下为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可有强烈的蚀变;其上为(含铁)硅质岩、(重晶石岩)、(含炭)硅质页岩等,无蚀变或蚀变微弱,矿石具块状构造;热液充填交代矿体位于沉积矿体之下,呈筒状、
凸镜状穿层产出的不整合矿体。围岩为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蚀变强烈。矿石呈角砾状、浸染状及细脉浸染状构造,主要有用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
2.从下向上、从内到外存在Cu(黄铜矿)-Zn(闪锌矿)-Pb(方铅矿)矿化分带,黄铁矿出现在所有的带中。
3.富铁(有时富锰)的硅质岩形成于海底热水活动的减弱阶段,被认为是经化学沉积形成的喷流岩,覆盖在块状矿石的顶部作为整合型矿体水平方向上的外延部分。除别子型矿床外,其他类型的VMS矿床中,整合型矿体的下盘岩石中存在绿泥石和绢云母的蚀变,形成陡立的管(筒)状蚀变带,通常从内向外具明显的水平分带。管(筒)状蚀变带叠加在半整合蚀变带之上。
(简答题)
VMS的主要特点及其矿床结构是什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