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国际经济法》
(单选题)

中国甲公司(买方)与某国乙公司签订仪器买卖合同,付款方式为信用证,中国丙银行为开证行,中国丁银行为甲公司申请开证的保证人,担保合同未约定法律适用。乙公司向信用证指定行提交单据后,指定行善意支付了信用证项下的款项。后甲公司以乙公司伪造单据为由,向中国某法院申请禁止支付令。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中国法院可以诈欺为由禁止开证行对外支付

B因指定行已善意支付了信用证项下的款项,中国法院不应禁止中国丙银行对外付款

C如确有证据证明单据为乙公司伪造,中国法院可判决终止支付

D丁银行与甲公司之间的担保关系应适用《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信用证的相关规定。 选项A、C错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条规定,开证申请人、开证行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发现有本规定第八条的情形,并认为将会给其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中止支付信用证项下的款项。第15条的规定,人民法院通过实体审理,认定构成信用证欺诈并且不存在本规定第十条的情形的,应当判决终止支付信用证项下的款项。所以,这两个选项表述都不完整。 选项B正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0条,人民法院认定存在信用证欺诈的,应当裁定中止支付或者判决终止支付信用证项下款项,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开证行的指定人、授权人已按照开证行的指令善意地进行了付款; (二)开证行或者其指定人、授权人已对信用证项下票据善意地作出了承兑; (三)保兑行善意地履行了付款义务; (四)议付行善意地进行了议付。 选项D错误。《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没有规范担保问题。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中国甲公司(卖方)与德国乙公司(买方)签订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使用了“CIP汉堡”贸易术语。下列哪一种说法符合该贸易术语的要求?()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某国A公司(卖方)与中国B公司(买方)订立了一份向中国进口化肥的合同。合同规定,1994年1月30日前开出信用证,2月5日前装船。1月28日买方开来信用证,有效期至2月10日。由于卖方按期装货发生困难,故电请买方将装船期限延至2月15日并将信用证有效期延长至2月20日,买方回电表示同意,但未通知开证银行。2月14日货物装船后,卖方到银行议付时,遭到拒绝。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国A公司与某国B公司签订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由A公司向B公司出口5万套玩具,共计30万美元。货物分两批交付。买方预付款10%,余款在买方提货10日内电汇给卖方。一方违约需支付违约金1万美元。 合同订立后,买方如约支付了预付款,卖方按时发运了第一批货物。 买方收到货物后借故不按时付余款,直到收货后起3个月才汇付第一批货款。 这一期间,卖方通过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了解到买方被其他债权人起诉,财产被查封,随时有破产可能。遂中止履行第二批交货。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回答以下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国A公司与某国B公司签订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由A公司向B公司出口5万套玩具,共计30万美元。货物分两批交付。买方预付款10%,余款在买方提货10日内电汇给卖方。一方违约需支付违约金1万美元。 合同订立后,买方如约支付了预付款,卖方按时发运了第一批货物。 买方收到货物后借故不按时付余款,直到收货后起3个月才汇付第一批货款。 这一期间,卖方通过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了解到买方被其他债权人起诉,财产被查封,随时有破产可能。遂中止履行第二批交货。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回答以下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国A公司与某国B公司签订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由A公司向B公司出口5万套玩具,共计30万美元。货物分两批交付。买方预付款10%,余款在买方提货10日内电汇给卖方。一方违约需支付违约金1万美元。 合同订立后,买方如约支付了预付款,卖方按时发运了第一批货物。 买方收到货物后借故不按时付余款,直到收货后起3个月才汇付第一批货款。 这一期间,卖方通过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了解到买方被其他债权人起诉,财产被查封,随时有破产可能。遂中止履行第二批交货。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回答以下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国A公司与某国B公司签订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由A公司向B公司出口5万套玩具,共计30万美元。货物分两批交付。买方预付款10%,余款在买方提货10日内电汇给卖方。一方违约需支付违约金1万美元。 合同订立后,买方如约支付了预付款,卖方按时发运了第一批货物。 买方收到货物后借故不按时付余款,直到收货后起3个月才汇付第一批货款。 这一期间,卖方通过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了解到买方被其他债权人起诉,财产被查封,随时有破产可能。遂中止履行第二批交货。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回答以下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国A公司与某国B公司签订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由A公司向B公司出口5万套玩具,共计30万美元。货物分两批交付。买方预付款10%,余款在买方提货10日内电汇给卖方。一方违约需支付违约金1万美元。 合同订立后,买方如约支付了预付款,卖方按时发运了第一批货物。 买方收到货物后借故不按时付余款,直到收货后起3个月才汇付第一批货款。 这一期间,卖方通过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了解到买方被其他债权人起诉,财产被查封,随时有破产可能。遂中止履行第二批交货。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回答以下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国A公司与某国B公司签订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由A公司向B公司出口5万套玩具,共计30万美元。货物分两批交付。买方预付款10%,余款在买方提货10日内电汇给卖方。一方违约需支付违约金1万美元。 合同订立后,买方如约支付了预付款,卖方按时发运了第一批货物。 买方收到货物后借故不按时付余款,直到收货后起3个月才汇付第一批货款。 这一期间,卖方通过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了解到买方被其他债权人起诉,财产被查封,随时有破产可能。遂中止履行第二批交货。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回答以下问题: 如果第二批交货双方最终都不履行,可否因此解除整个合同?为什么?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美国A公司(卖方)与中国B公司(买方)签订货物买卖合同,双方约定价格条件为CIF大连。货物由C公司承运,在该贸易中,货物的保险费应由()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