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考研
(简答题)

若选择当前排序的第1个元素作为分界元素(也称枢轴或支点),什么情况下,快速排序法的时间效率会退化到简单排序法的程度?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在待排序的原始序列中元素已经按值从小到大排好序的情况下,快速排序法的时间效率会变得很差,因为在排序过程中,每次选取的“分界元素”都是当前序列的最小值(最前那个元素),经过一趟排序后,将原序列分解成为一个空序列和一个原序列长度仅减1的子序列,这样,对于长度为n的原始序列,必须经过n-1趟排序才能把所有元素定位,而且第i趟排序需要经过n-1次元素之间的比较才能为第i个元素定位,因此,总的排序时间达到O(n2)。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判断题)

    对于具有n个元素的序列采用堆积排序法进行排序,排序的总趟数为n-1。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对序列(50,72,28,39,81,15)中的元素按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若已知第1趟排序的结果是(15,72,28,39,50,81),则可以断定采用的排序方法是()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对于选择排序法,排序过程中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与原始序列的状态有关。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对具有n个元素的序列采用插入排序法进行排序,排序总趟数为()。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若4个元素进栈的先后次序为a,b,c,d,下面给出的4个选择中,不可能是该堆栈的输出序列的是()。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对序列(1,2,4,3,5)采用泡排序法进行排序,整个排序过程中进行了()次元素之间的比较。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若3个元素a,b,c按此先后次序进入一个初始为空的堆栈,那么,下面给出的四个选择中,不可能是该堆栈的出栈序列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删除长度为n的顺序表的第i个数据元素时需要移动表中()个数据元素。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若对序列(1, 4, 6, 2, 5)采用泡排序法进行从小到大排序,则排序过程中一共要进行多少次元素之间的比较?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