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题干)

本题共计 3 个问题

回首历史,可以发现追求政治民主和建立法治社会,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和人民的愿望。古今中外的法治思想和实践为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提供了借鉴。(11分)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
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管理,统治者不是……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和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
材料二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一一《拿破仑法典》
材料三
2007年10月22日,在中共十七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规划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报告用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阐述“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论断,彰显民主政治的重要地位。
请回答下列问题:

简答题
1

依据材料一,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是什么?

正确答案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实行“直接民主”(无限民主),会导致人们盲目行事,意气用事。

答案解析

简答题
2

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 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契约具有法律效力。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答案解析

简答题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结合上述材料,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正确答案

“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民主政治建设倒退。完善人民民主,健全民主法制,拓展民主渠道,保障民主权利,扩大基层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相结合,尊重公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等。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回首历史,可以发现追求政治民主和建立法治社会,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和人民的愿望。古今中外的法治思想和实践为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提供了借鉴。(11分)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 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管理,统治者不是……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和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 材料二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一一《拿破仑法典》 材料三 2007年10月22日,在中共十七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规划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报告用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阐述“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论断,彰显民主政治的重要地位。 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 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历史学家们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史实可以支持该论点的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2010年9月6日,胡锦涛同志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二特区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注重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重视政治体制改革,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上的突破,没有思想意识的转变,没有社会民主法治建设的同步进行,经济特区是办不成的。经济特区应该担负起一种新的历史使命:率先实现从外向型发展转为创新型的发展,从而为经济的整体转型摸索方向和积累经验。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2010年9月6日,胡锦涛同志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二特区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注重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重视政治体制改革,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上的突破,没有思想意识的转变,没有社会民主法治建设的同步进行,经济特区是办不成的。经济特区应该担负起一种新的历史使命:率先实现从外向型发展转为创新型的发展,从而为经济的整体转型摸索方向和积累经验。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 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教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 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列举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建立宪政颁布的主要法律文献。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宪政的认识。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进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进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专制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是指()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