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单选题)

1912年2月12日,清廷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有言:“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据此,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体面地保留了封建王室及其待遇

B资产阶级以和平手段获得统治权

C演绎了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

D通过法律手段有效限制了君主权力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本题比较了中国的辛亥革命和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1912年清帝退位的背景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北洋军阀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以一种和平的手段结束了君主专制。据此比较英国的“光荣革命”,可知B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宣统帝退位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宜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中英两国的“光荣革命”()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12年2月12日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1912年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这表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12年1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临时大总统“有宣战、媾和缔结条约”“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设立中央临时裁判所”等权力。据此推断,修正“组织大纲”意在()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11年5月,清政府颁布官制改革方案,组建“责任内阁”,结果却导致了清廷的迅速败亡。这主要是因为,该内阁()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除革命党、谘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这表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除革命党、咨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电报档》)。这表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仿效美国政体的精神,主要是因为约法规定了()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