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能鉴定其他技能职业汉语能力测试

(题干)

本题共计 2 个问题

秘鲁境内的纳斯卡高原是一块贫瘠而荒凉的土地,但这里蕴藏着世界上一处伟大的神秘景象。这片荒漠上布满了数以千计的线条、几何图形和数百的图画及螺旋形线条 ——犹如写生簿中的一页。笔直的线条长达数公里,图形的长宽都有几百米。削去深色石头的表层,使下面较浅的一层显露出来,这些图案就制作出来了。是谁把这些石头削掉,创造了这些奇怪的图画?它们的意义何在呢? 
这些线条和图形只有从空中才能真实地看到。所以,多少个世纪以来,人们走遍了这片荒原,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南美大陆实际上是一片富饶的土地,但是一股寒冷的洋流使西海岸形成了一片狭长的荒漠。纳斯卡高原被太平洋和高耸的安第斯山脉所包围,经常迷雾缭绕,但雨云却不在这里停留。这片土地荒凉而贫瘠,干旱得犹如撒哈拉沙漠。或许正是这种景观给纳斯卡的荒漠图案带来了最初的极大成功。 
谁创造了他们?他们的意义是什么?这些仍然是个谜。 
极度干燥的气候和偏远的位置,使这些线条得以保存了数世纪之久。但如今,大批游客的到来,使它们面临着危险,频繁的降雨使它们有被冲刷殆尽之虞。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单。

单选题
1

有关纳斯卡高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斯卡高原目前还很少有人知道

B纳斯卡高原的形状由线条、几何图形构成

C纳斯卡高原上的图案被一些石头遮盖起来了

D走在纳斯卡高原上是发现不了高原上的图形的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从文中第二段开头一句“这些线条和图形只有从空中才能真实地看到”可以判断选项D是正确的。从“如今,大批游客到来”得知选项A是错误的。文中提到“这片荒漠上布满了数以千计的线条、几何图形„„”不能由此就说明“纳斯卡高原的形状由线条、几何图形构成”,所以B项也是错误的。由“削去深色石头的表层,使下面较浅的一层显露出来,这些图案就制作出来了”一句可知:纳斯卡高原上的图案都是在石头上的,并不是被石头隐藏或遮盖起来了,所以C项也是错误的。
单选题
2

形成目前纳斯卡高原气候条件的原因是:()

A雨水无法到达该地区

B人类在该地区过度种植

C受到了寒冷的洋流影响

D受到了太平洋和安第斯山脉的影响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南美大陆实际上是一片富饶的土地,但是一股寒冷的洋流使西海岸形成了一片狭长的荒漠”直接点明了纳斯卡高原气候形成的原因,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A、D项只是纳斯卡高原所处的环境,并不是其形成的真正原因;B项文中并未提到。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秘鲁境内的纳斯卡高原是一块贫瘠而荒凉的土地,但这里蕴藏着世界上一处伟大的神秘景象。这片荒漠上布满了数以千计的线条、几何图形和数百的图画及螺旋形线条 ——犹如写生簿中的一页。笔直的线条长达数公里,图形的长宽都有几百米。削去深色石头的表层,使下面较浅的一层显露出来,这些图案就制作出来了。是谁把这些石头削掉,创造了这些奇怪的图画?它们的意义何在呢? 这些线条和图形只有从空中才能真实地看到。所以,多少个世纪以来,人们走遍了这片荒原,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南美大陆实际上是一片富饶的土地,但是一股寒冷的洋流使西海岸形成了一片狭长的荒漠。纳斯卡高原被太平洋和高耸的安第斯山脉所包围,经常迷雾缭绕,但雨云却不在这里停留。这片土地荒凉而贫瘠,干旱得犹如撒哈拉沙漠。或许正是这种景观给纳斯卡的荒漠图案带来了最初的极大成功。 谁创造了他们?他们的意义是什么?这些仍然是个谜。 极度干燥的气候和偏远的位置,使这些线条得以保存了数世纪之久。但如今,大批游客的到来,使它们面临着危险,频繁的降雨使它们有被冲刷殆尽之虞。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单。 形成目前纳斯卡高原气候条件的原因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所谓“拉美化”,是指拉美地区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以经济危机、政权更迭和社会失范为特征的整体性危机。整个拉美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又是所有发展中地区中最早开始现代化的,但是从其发展的速度来看,却远远赶不上后起的东南亚等其他地区。1980-1990年间,拉美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1%。90年代的前7年出现了超过3%的增长率,但到90年代后期又开始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的局面。  拉美国家的危机从经济上看,主要表现为GDP增长的停滞;高失业率(最富裕的阿根廷近4年的失业率为15%以上,哥伦比亚则高达60%);由于政府雇佣冗员太多和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导致的巨额财政赤字。而拉美各国政府对付赤字的办法通常有两个,一是开动印钞机,从而引发通货膨胀,1980-1990年,拉美各国年均通胀率最低的委内瑞拉为19.3%,而阿根廷、巴西、秘鲁则都超过200%;另一个办法是举借外债,拉美各国沉重的外债,常常成为引发危机的导火索,1982年的墨西哥危机和2001年的阿根廷危机都是由于政府宣布停止偿付外债引起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所谓“拉美化”,是指拉美地区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以经济危机、政权更迭和社会失范为特征的整体性危机。整个拉美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又是所有发展中地区中最早开始现代化的,但是从其发展的速度来看,却远远赶不上后起的东南亚等其他地区。1980-1990年间,拉美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1%。90年代的前7年出现了超过3%的增长率,但到90年代后期又开始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的局面。  拉美国家的危机从经济上看,主要表现为GDP增长的停滞;高失业率(最富裕的阿根廷近4年的失业率为15%以上,哥伦比亚则高达60%);由于政府雇佣冗员太多和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导致的巨额财政赤字。而拉美各国政府对付赤字的办法通常有两个,一是开动印钞机,从而引发通货膨胀,1980-1990年,拉美各国年均通胀率最低的委内瑞拉为19.3%,而阿根廷、巴西、秘鲁则都超过200%;另一个办法是举借外债,拉美各国沉重的外债,常常成为引发危机的导火索,1982年的墨西哥危机和2001年的阿根廷危机都是由于政府宣布停止偿付外债引起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所谓“拉美化”,是指拉美地区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以经济危机、政权更迭和社会失范为特征的整体性危机。整个拉美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又是所有发展中地区中最早开始现代化的,但是从其发展的速度来看,却远远赶不上后起的东南亚等其他地区。1980-1990年间,拉美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1%。90年代的前7年出现了超过3%的增长率,但到90年代后期又开始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的局面。  拉美国家的危机从经济上看,主要表现为GDP增长的停滞;高失业率(最富裕的阿根廷近4年的失业率为15%以上,哥伦比亚则高达60%);由于政府雇佣冗员太多和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导致的巨额财政赤字。而拉美各国政府对付赤字的办法通常有两个,一是开动印钞机,从而引发通货膨胀,1980-1990年,拉美各国年均通胀率最低的委内瑞拉为19.3%,而阿根廷、巴西、秘鲁则都超过200%;另一个办法是举借外债,拉美各国沉重的外债,常常成为引发危机的导火索,1982年的墨西哥危机和2001年的阿根廷危机都是由于政府宣布停止偿付外债引起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所谓“拉美化”,是指拉美地区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以经济危机、政权更迭和社会失范为特征的整体性危机。整个拉美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又是所有发展中地区中最早开始现代化的,但是从其发展的速度来看,却远远赶不上后起的东南亚等其他地区。1980-1990年间,拉美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1%。90年代的前7年出现了超过3%的增长率,但到90年代后期又开始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的局面。 拉美国家的危机从经济上看,主要表现为GDP增长的停滞;高失业率(最富裕的阿根廷近4年的失业率为15%以上,哥伦比亚则高达60%);由于政府雇佣冗员太多和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导致的巨额财政赤字。而拉美各国政府对付赤字的办法通常有两个,一是开动印钞机,从而引发通货膨胀,1980-1990年,拉美各国年均通胀率最低的委内瑞拉为19.3%,而阿根廷、巴西、秘鲁则都超过200%;另一个办法是举借外债,拉美各国沉重的外债,常常成为引发危机的导火索,1982年的墨西哥危机和2001年的阿根廷危机都是由于政府宣布停止偿付外债引起的。 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情况:()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所谓“拉美化”,是指拉美地区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以经济危机、政权更迭和社会失范为特征的整体性危机。整个拉美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又是所有发展中地区中最早开始现代化的,但是从其发展的速度来看,却远远赶不上后起的东南亚等其他地区。1980-1990年间,拉美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1%。90年代的前7年出现了超过3%的增长率,但到90年代后期又开始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的局面。  拉美国家的危机从经济上看,主要表现为GDP增长的停滞;高失业率(最富裕的阿根廷近4年的失业率为15%以上,哥伦比亚则高达60%);由于政府雇佣冗员太多和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导致的巨额财政赤字。而拉美各国政府对付赤字的办法通常有两个,一是开动印钞机,从而引发通货膨胀,1980-1990年,拉美各国年均通胀率最低的委内瑞拉为19.3%,而阿根廷、巴西、秘鲁则都超过200%;另一个办法是举借外债,拉美各国沉重的外债,常常成为引发危机的导火索,1982年的墨西哥危机和2001年的阿根廷危机都是由于政府宣布停止偿付外债引起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所谓“拉美化”,是指拉美地区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以经济危机、政权更迭和社会失范为特征的整体性危机。整个拉美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又是所有发展中地区中最早开始现代化的,但是从其发展的速度来看,却远远赶不上后起的东南亚等其他地区。1980-1990年间,拉美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1%。90年代的前7年出现了超过3%的增长率,但到90年代后期又开始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的局面。 拉美国家的危机从经济上看,主要表现为GDP增长的停滞;高失业率(最富裕的阿根廷近4年的失业率为15%以上,哥伦比亚则高达60%);由于政府雇佣冗员太多和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导致的巨额财政赤字。而拉美各国政府对付赤字的办法通常有两个,一是开动印钞机,从而引发通货膨胀,1980-1990年,拉美各国年均通胀率最低的委内瑞拉为19.3%,而阿根廷、巴西、秘鲁则都超过200%;另一个办法是举借外债,拉美各国沉重的外债,常常成为引发危机的导火索,1982年的墨西哥危机和2001年的阿根廷危机都是由于政府宣布停止偿付外债引起的。 关于1982年的墨西哥危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