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新闻传播学
(简答题)

国共合作之后革命报刊有哪些重要发展?

正确答案

I、统一战线报刊的活跃国共合作实现之后,国民党实际上已经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资组成的统一战线组织。此时,在中共的帮助下,国民党的报刊也渐渐发展起来。
表性的报刊:
①政治周报:1925年创刊于广州,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是国民党中央机关报。由毛泽东、沈雁冰等人先后担任主编。该报创刊时,国民党的西山会议刚刚确立了进行反共、反统一战线活动的计划,开除了李大钊、毛泽东等人国民党党籍,所以,该报内容除了开在国民党中央和广东革命政府的宣言,报告和决议之外,还辟有《反攻》专栏,刊登了许多抨击国民党右派的文章。
②中央日报:1927年,创办于汉口。是国民党政府的机关报,也是国民党中央党报。曾经出色的报道了北伐军胜利的消息,积极报道大革命的形势。它的副刊《中央副刊》由孙伏园主编,相当有特色。
II、共产党报刊、共青团报刊逐步形成网络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共青年团都独立地出版报刊,公开发行。他们一方面加强中央报刊,使之成为革命舆论的领导者及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建立地方报刊,出现一个粗具规模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党报团报报刊网络。从整体上看,中国共产党是先办中央报刊,然后在加强中央报刊的同时创办地方报刊。赵世炎、周恩来先后任主编。在党的报刊网络出现的同时,团的报刊网络也形成了。《中国青年》很快就成为全国青年中具有巨大影响的刊物。在国外,旅欧支部早在1922年就在Paris筹办了油印的《少年》月刊,
III、工农群众运动中的报刊国共合作后,工农群众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工人、农民、妇女报刊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新闻事业前进的一个重要方向。工人报刊经过一年左右的沉寂之后,于1924年开始复刊。在工人报刊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工人》。1924年10月创刊于上海,是中共中央主办的指导职工运动的刊物,1925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改为全总的机关报。农民报刊的特点是通俗、活泼,从内容到标题都适应农民的需求,文字明白如画。随着妇女运动的开展,妇女报刊也逐渐增多。学生报刊也在各地很快的出现。
IV、五卅运动中的新闻斗争1925年,6月,中共中央为指导“五卅运动”,在上海创办《热血报纸》,这是中共历史上的第一分日报。瞿秋白担任主编,该报大部分社论都是由他撰写的。《热》以大量篇幅披露了“五卅惨案”的真相,揭露了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事实;发表社论抨击封建军阀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罪行;同时对大资产阶级的动摇妥协言论和背叛行为也给予了深刻的批判。该报出版之后深受欢迎,产生了深刻社会影响。《热》有副刊《呼声》,以战斗的姿态受到读者热烈欢迎和支持,遭到了反动政府的忌恨,出版20多天后就被迫停刊。
V、军队报刊的出现北伐战争前后,涌现出一批军队报,它同农民报的兴起一样,是这一时期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也是中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景象。
国民革命军的报刊大致有几类:
①国民党中央军事机关出版的
②各军政治部出版的
③黄浦军官学校出版的
④李大钊在北方组织了一批进步青年,参加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西北)许多共产党员参加了军队的政治工作,除了周恩来担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外,各军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大多数也是共产党员。在军队报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中,也有不少是共产党员。因此,多数军队报刊都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够按照国共合作的宗旨开展工作。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中国军人》和《军人报》。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辛亥革命时期我国报刊在新闻业务上有哪些重要改革?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国共合作时期的革命报刊?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包括革命前夕和革命胜利后的一段时期)鼓吹和营造的是()的条件,因而在报刊发展中被称之为“()时期”;在它之后,报业主体转为商业性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报”阶段。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兴中会时期革命派还在国内外办过哪些有影响的报刊?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革命报刊的重要作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办过哪些工农兵报刊?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留日学生办过哪些革命报刊?这些报刊起到过什么作用?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