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特色:
1,建置在前山中央部位的“大报恩延寿寺”,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多宝殿,石砌高台上的佛香阁,琉璃牌楼众香界,无梁殿智慧海,连同般配,爬山游廊,蹬道等密密层层地将山坡覆盖住,构成纵观前山南北的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完整而富于变化的空间序列,使得中轴线的地位更明确,形象更突出。这个序列上的建筑有前奏,有承接,有高潮,有尾声,结合地形地貌因势利导地一气呵成,仿佛一个起伏跌宕而有节奏强烈的乐章。它的东侧是转轮藏和慈福楼,西侧是宝云阁和罗汉堂,又分别构成了这两条次轴线。这三条相邻轴线上的全部佛寺殿宇组成前山中部的一组庞大的中央建筑群,主要殿宇都是大式做法,形象华丽,色彩浓艳。
2,中央建筑群的中轴线如前所述乃是十分突出而又明确的。在这条中轴线的两侧,分别由五方阁与清华轩,转轮藏与介寿堂的对位而构成两条次要轴线。它们的位置完全对称,建筑形象却略有不同。在次要轴线的外侧,又分别由寄澜亭与云松巢,秋水亭与写秋轩的对位而构成两条辅助轴线。它们虽然对称于中轴线但建筑形象则完全不一样,而且还出现云松巢与写秋轩的位置虚实相错的情况。
3,水榭鱼藻轩和对鸥舫分别通过宝云阁,湖山碑而绾结于“智慧海”,大体上构成了等腰三角形的对位关系,以此作为建筑群平面布局的外圈控制网络。中轴线与次要轴线之间的距离正好是次要轴线与陪衬点之间距离的一半。
4,建筑群的立面也有几何关系的经营。
作用:
1,中央建筑群之于前山景观,犹如浓墨重彩的建筑点染,意在弥补,掩饰前山山形过于呆板,较少起伏的缺陷,同时又起到了作为前山总建筑布局的构图主体和重心的作用。它的东,西两面疏朗地散布着十余处景点,建筑体量小,形象较朴素多样,布置较灵活自由。
2,以佛香阁为中心的中央建筑群,倚山濒湖。它是前山前湖景区广大范围内的最主要的观赏对象,也是景区成景的至关的环节。因此,它的设计得当否,对于园林的总体规划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中央建筑群的规划布局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点景的作用,也充分利用了它的观景作用。佛香阁的建置,五方阁,转轮藏,敷华亭,撷秀亭,居高临下,视野开阔,都是观赏湖景和园外借景的绝好场所。
所以说,中央建筑群的规划设计,不仅为清漪园创建了一处出色的景点,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中的一个杰出的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