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料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中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2)西周以后,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3)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这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它对于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严格等级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广大中小地主阶级子弟晋官为吏开辟了道路;
(6)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内容不再是科举的内容;
(7)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8)1905年,清政府下令停科举开学堂,兴办现代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