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新闻传播学
(简答题)

解放战争期间出现过哪些鼓吹走“第三条道路”的报刊?它们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报刊鼓吹走“第三条道路”;既不走共产党的道路,也不走国民党的道路,而走一条非国非检,无党无派的“中间道路”。持这种论调的报刊,其政治背景比较复杂。一、持反动立场的中国青年党和民主社会党的《中华时报》、《再生》周刊等他们鼓吹第三条道路,实际上是一种政治阴谋。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民主党派报刊,如《周报》、《民主》、《平民》等。他们宣传“第三条道路”,是幻想中国走英美式的资本主义道路。三、还有一些以“无党无派”自居的报刊,如《大公报》、《观察》等。它们鼓吹“第三条道路”,是为了趁机捞取政治资本。
在这些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是1946年9月在上海创刊的《观察》周刊。(它的前身是《客观》周刊,1945年11月在重庆创刊)。这是一个政论刊物,自称“大体上代表着一般自由思想分子”。它一方面抨击国民党的贪污腐败,另一方面又反对共产主义和工产党。有的文章甚至武断地说:“就统治精神上说,共产党和法西斯党本无任何区别”,共产党的胜利只能是“以暴易暴”,因而大力鼓吹西方的民主自由和资本主义道路。
当时,美帝国主义看到蒋介石政权即将崩溃,想要扶植“第三种势力”,让“自由主义分子”来领导中国;在知识分子中,走“第三条道路”的论调也有一定市场,《观察》的发行量就由10000份上升到50000多份。如果任凭这种论调发展下去,对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非常不利。为此,党中央一方面通过新华社发表评论,指出“在中国人民和人民敌人的生死斗争中,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号召人民擦亮眼睛,认清“第三条道路”的本质;另一方面通过一些进步报刊,如上海《文萃丛刊》、《文汇报》、香港的《华商报》等,对这种论调进行驳斥,帮助持这种观点的知识分子丢掉幻想,认清形势,站到革命一边来。通过对“第三条道路”的批评,各民主党派均改变主张,参加到共产党的统一战线中来,就连《观察》的主编储安平也到了解放区,只有坚持反动立场的青年党和民社党跟着国民党跑到台湾去了。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出现过哪些重要的进步报刊?它们是怎样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7—18世纪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1)起源于英国,中心是法国(2)以宣传理性为中心,鼓吹人权和法制(3)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4)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7—18世纪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1)起源于英国,中心是法国(2)以宣传理性为中心,鼓吹人权和法制(3)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4)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过哪些教会报刊?其中历时最久、影晌最大的是什么报?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中间路线鼓吹者所主张的道路,实质上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轨道车在走合保养期间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解放战争期间在新解放区的教育政策有哪些?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解放战争期间在新解放地区的教育政策和措施有哪些?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解放战争期间在新解放地区的教育政策和措施有哪些?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