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美学
(简答题)

美育通过什么途径来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

正确答案

美育的根本要义在于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其途径有以下三方面:
1)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舒适和愉悦。审美离不开感官,审美关系的建成也总是离不开主体感觉器官与对象的直接接触,因此,审美愉悦的第一步必须使主体在生理上获得兴奋与快感。能够使人造成兴奋和快感的对象不一定美,只是停留在生理上的刺激和满足也不是美感。假如说人们面临的对象确实是美的,那么,美育必须让人透过声音、色彩、形状等形式因素的感受,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舒适和愉悦,使之成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2)从个别性的感受和直观,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生活中的个别形象,就其优点来说,形态生动,容易打动人,就其缺点来说,则受到个别性的局限,超脱不了时空所带来的限制;但是,作为美感活动的对象,却是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看上去虽然是个别的,但实际上这一个别形象,却已经上升到人人都能欣赏的普遍性的高度。生活中看上去很普通的事情,经过艺术家的典型化手段,造成艺术作品,就具有普遍深刻的社会意义。
3)从功利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的旷达和玩赏。人生在世,都有功利要求,这些都能给人带来实际利益,但作为观赏的美,必须从功利性中解脱出来,不带功利性。比如,一座房子固然好住人,但是,作为房子的美,人们欣赏它,则是在于它好看。马克思主义认为:a美感是非功利性,就以万物的功利性为基础。一个人必须先有吃穿方面的基本方面的保障,然后才有非功利性的美感。B当人的基本功利得到保障后,人的美感能力了会得到提高。C美是多种多样的,美感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美为自然美,比较恬静,能够较快地把我们转移到旷达的心境和玩赏的态度中去;有的美却会引起我们激烈的感情冲动的内心斗争。如果观赏《白毛女》,苦大仇深的人要冲上台去打角色,那就大可不必,他必须从个人狭隘的功利观念中超脱出来,把自己提升到作者所要表现的比个人功利更伟大的带有普遍性的美丑善恶的角度之上。正因为如此,美感活动能够超脱而且必须超脱日常生活中的功利和是非,却超脱不了心灵上和道德上的功利是非,它可以超脱而且必须超脱物质上的功利,但却超脱不了精神上的功利,美育要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功利活动。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美育是如何转移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通过视、听觉主要感官来直接把握对象的美,提高人的感知能力、形象记忆能力与想象能力”这是属于美育的()功能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从性质来讲,德育和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都引导青少年去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属于人文教育。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为什么说美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途径之一?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席勒主张通过美育来()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独特的解释。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美育是通过维护每个人()的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古希腊人的教育分为()和(),都包含着美育在内。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美育的过程是使人的感情得到()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