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化的功能
社会化的功能与社会化的两个过程密切相关,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一方面,个人发展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与此同时,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社会文化获得了延续与传递。
1.形成和发展独特人格
人格是指个人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征。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个性倾向,即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观念、态度、习惯等;
二是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
2.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3.传递和延续社会文化。社会化研究的文化角度认为,社会化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
(二)社会化的类型
社会化的类型有五种:
1.初始社会化。初始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2.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3.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亦称继续社会化,往往意味着生活方式急剧转变中的社会化过程。
4.逆向社会化。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就是逆向社会化。
5.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
第一,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
第二,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