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教育学

(题干)

本题共计 1 个问题

班里有一位女生,几次上课迟到,自习课上又不安心学习,多次跑出教室,老师和学生都纷纷向我反映,希望我严肃批评她。我了解她以前挨批评是“家常便饭”,似乎“习以为常”了,再严厉的教育她好像都不在乎。因此,我没有正面批评指责她,而是采取了“旁敲侧击”方法去教育、影响、触动她。一次我因公务上课迟到两分钟,走进教室便主动向学生检讨,较详细而深刻地分析此事的严重性。如果所有教师都迟到几分钟,那么全校同学要浪费多少时光!我向学生保证以后决不再出现类似现象,请大家监督,也请大家每天准时上下课。此后,那个女生果然不再迟到早退了。一天放晚学前,她来到办公室找我,主动承认了以前的错误,并表示以后一定准时到校离校,身教的效果在她身上体现出来了。

简答题
1

案例中,老师运用了什么方法?成功地贯彻了什么德育原则?

正确答案

榜样法;从实际出发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有一位英语老师因经常批评一位学生作业马虎,而遭致这位学生的不满。有一次。这位老师无意间在语法上出了一点小错,当场被那名学生发现,那位学生好不容易逮着了这次报复机会,马上站起来作了毫不客气地指正。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这位英语老师以非常温和的神色说道:“嗯,你说得真是对极了,可是其他同学刚才是怎么回事,为何没有发觉到,是不是上课在打瞌睡?” 受到老师的表扬,那位同学的对立情绪消失了。这时,这位英语老师又不失时机的说:“像这样的错误很容易犯,同学们一定要像他那样小心才是。”接着,老师便继续讲解其它内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一位英语老师因经常批评一位学生作业马虎,而遭致这位学生的不满。有一次。这位老师无意间在语法上出了一点小错,当场被那名学生发现,那位学生好不容易逮着了这次报复机会,马上站起来作了毫不客气地指正。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这位英语老师以非常温和的神色说道:“嗯,你说得真是对极了,可是其他同学刚才是怎么回事,为何没有发觉到,是不是上课在打瞌睡?” 受到老师的表扬,那位同学的对立情绪消失了。这时,这位英语老师又不失时机的说:“像这样的错误很容易犯,同学们一定要像他那样小心才是。”接着,老师便继续讲解其它内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一位英语老师因经常批评一位学生作业马虎,而遭致这位学生的不满。有一次。这位老师无意间在语法上出了一点小错,当场被那名学生发现,那位学生好不容易逮着了这次报复机会,马上站起来作了毫不客气地指正。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这位英语老师以非常温和的神色说道:“嗯,你说得真是对极了,可是其他同学刚才是怎么回事,为何没有发觉到,是不是上课在打瞌睡?” 受到老师的表扬,那位同学的对立情绪消失了。这时,这位英语老师又不失时机的说:“像这样的错误很容易犯,同学们一定要像他那样小心才是。”接着,老师便继续讲解其它内容。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汉代有一位“公羊学”的代表认为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一位语文教师在教《游园不值》这首诗,忽然一位迟到学生“砰”的一声推门而入,径直入座。这位教师就诗取材,问道:“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去拜访朋友,为什么“小扣”而不“猛扣”呢?学生议论了一番,结果是因为诗人知书达礼,有教养,讲礼貌。然后教师走到那位迟到学生身边弯腰轻声问他:“你说大家说的对吗?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扣’?”这位同学脸红了,同学也笑了起来,在笑声中大家都受到了教育和感化。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一位语文教师在教《游园不值》这首诗,忽然一位迟到学生“砰”的一声推门而入,径直入座。这位教师就诗取材,问道:“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去拜访朋友,为什么“小扣”而不“猛扣”呢?学生议论了一番,结果是因为诗人知书达礼,有教养,讲礼貌。然后教师走到那位迟到学生身边弯腰轻声问他:“你说大家说的对吗?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扣’?”这位同学脸红了,同学也笑了起来,在笑声中大家都受到了教育和感化。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大一新生张某,头戴耳环、手臂纹身,开学第一天上课就迟到。其实,他很焦虑,很想在大学中表现得好一点。但是,教师对学生的迟到和怪异打扮表现出反感,课堂上对该生进行了严厉地批评;学生感到自尊心受伤,也以同样的态度回应教师。由此,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比较叛逆、沾染了不良的习气,对该生持否定态度,无论该生如何用心做事、学习都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该生逐渐放弃了努力表现与改进的想法,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鬼混,沾染了更多的不良习气。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大一新生张某,头戴耳环、手臂纹身,开学第一天上课就迟到。其实,他很焦虑,很想在大学中表现得好一点。但是,教师对学生的迟到和怪异打扮表现出反感,课堂上对该生进行了严厉地批评;学生感到自尊心受伤,也以同样的态度回应教师。由此,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比较叛逆、沾染了不良的习气,对该生持否定态度,无论该生如何用心做事、学习都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该生逐渐放弃了努力表现与改进的想法,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鬼混,沾染了更多的不良习气。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