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治理的主体还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从“管理”到“治理”的变化()。
A使管理的主体都具有了行政权力
B意味着政府削弱管理、强化服务
C有助于扩大人民民主、实现社会正义
D有利于政府职能的缩小,人民权利的扩大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知识。
相似试题
(单选题)
2014年,我国开始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高考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简答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涉及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确认三者关系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深化中国改革就要在这三者之间建立整体和谐、相互促进的联合机制,获得1+1+1>3的效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简答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涉及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确认三者关系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深化中国改革就要在这三者之间建立整体和谐、相互促进的联合机制,获得1+1+1>3的效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单选题)
2014年,我国开始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高考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单选题)
2014年,我国开始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高考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单选题)
2014年,我国开始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高考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单选题)
中央追逃办将开展“天网2016”行动,再次发布红色通缉令,持续发挥“惩治”的震慑力。对于国际追逃追赃工作,2016年则是不折不扣的“全面推进和攻坚克难年”,无论这个“硬骨头”有多难啃,也要把腐败分子绳之以法。这表明() ①彰显公平正义的法治工程得到不断推进②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实现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用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制度建设开辟新境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①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②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③是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要求 ④是党依法行政的重要体现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制体系尚待完善;地方保护主义、违法实行优惠政策、垄断经营等情况依然存在;市场主体违反法律不讲诚信、制假售假、不正当竞争等现象尚未根除……,只有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建立良好市场秩序,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管齐下,其中法治建设无疑是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治中国建设将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推动力。 材料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政治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