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题干)

本题共计 2 个问题

材料一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GDP增速对比

注:2008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为30626亿元,比1952年的57.9亿元增长了92.5倍;2008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2%,比1952年提高1.7%。
材料二:2009年7月6日,新疆雏吾尔族自治区主席发表电视讲话指出,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因此,各民族包括新疆各族人民要自觉地维护国家的团结与稳定,各民族大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包括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2100多万各族群众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

简答题
1

揭示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

正确答案

①1953年、1978年少数民族地区GDP增速低于全国,且差距较大;1999年差距缩小;2008年高于全国。
②2008年与1952年相比,少数民族地区GDP有显著增长,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明显提高。这表明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答案解析

简答题
2

分析材料二是怎样体现联系的观点的。

正确答案

①民族团结,新疆得到发展,人民就会得到实惠;民族分裂,新疆发展停滞,各族人民就会遭殃。这体现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各族人民自觉维护新疆的团结与稳定,能够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与发展。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民族团结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民族包括新疆各族人民自觉维护国家的团结与稳定,是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表明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也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GDP增速对比 注:2008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为30626亿元,比1952年的57.9亿元增长了92.5倍;2008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2%,比1952年提高1.7%。 材料二:2009年7月6日,新疆雏吾尔族自治区主席发表电视讲话指出,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因此,各民族包括新疆各族人民要自觉地维护国家的团结与稳定,各民族大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包括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2100多万各族群众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GDP增速对比 注:2008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为30626亿元,比1952年的57.9亿元增长了92.5倍;2008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2%,比1952年提高1.7%。 材料二:2009年7月6日,新疆雏吾尔族自治区主席发表电视讲话指出,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因此,各民族包括新疆各族人民要自觉地维护国家的团结与稳定,各民族大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包括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2100多万各族群众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GDP增速对比 注:2008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为30626亿元,比1952年的57.9亿元增长了92.5倍;2008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2%,比1952年提高1.7%。 材料二:2009年7月6日,新疆雏吾尔族自治区主席发表电视讲话指出,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因此,各民族包括新疆各族人民要自觉地维护国家的团结与稳定,各民族大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包括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2100多万各族群众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GDP增速对比 注:2008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为30626亿元,比1952年的57.9亿元增长了92.5倍;2008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2%,比1952年提高1.7%。 材料二:2009年7月6日,新疆雏吾尔族自治区主席发表电视讲话指出,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因此,各民族包括新疆各族人民要自觉地维护国家的团结与稳定,各民族大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包括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2100多万各族群众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 分析材料二是怎样体现联系的观点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时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民族地区GDP、财政收入增速每年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公路、水路建设投入是“十五”时期的2.2倍,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两基”人口(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覆盖率达到98.5%,为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材料二: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绚丽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文化。这些具有原生性、唯一性、神秘性、多样性、不可替代性和群众参与性的民族文化,使民族地区成为大型的生态博物馆,但由于受经济条件和观念的影响,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面临失传的困境。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时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民族地区GDP、财政收入增速每年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公路、水路建设投入是“十五”时期的2.2倍,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两基”人口(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覆盖率达到98.5%,为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材料二: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绚丽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文化。这些具有原生性、唯一性、神秘性、多样性、不可替代性和群众参与性的民族文化,使民族地区成为大型的生态博物馆,但由于受经济条件和观念的影响,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面临失传的困境。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时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民族地区GDP、财政收入增速每年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公路、水路建设投入是“十五”时期的2.2倍,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两基”人口(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覆盖率达到98.5%,为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材料二: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绚丽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文化。这些具有原生性、唯一性、神秘性、多样性、不可替代性和群众参与性的民族文化,使民族地区成为大型的生态博物馆,但由于受经济条件和观念的影响,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面临失传的困境。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