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单选题)

将一个不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放在含有32P-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到如右下图I、II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正确的是()

A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I、II两种类型,比例为1:3

BDNA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

D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为2n+1-2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由题可知,T=a个,故C=m/2-a,DNA第二次复制,总的DNA有4个,其中不含有放射性的DNA有2个,含有放射性的有2个,A错误。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B错误。复制n次,需要C=(m/2-a)(2n-1),C错误。复制n次,脱氧核苷酸链有2n+1,不含放射性的有2条,故放射性的有2n+1-2,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半保留复制,意在考查考生熟悉DNA半保留复制过程及其相关的计算。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蛋白质中含S不含P,而核酸中含P不含S,现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标记的噬体去侵染无任何标记的大肠杆菌,然后进行测定,在子代噬菌体中()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蛋白质中含S不含P,而核酸中含P不含S,现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标记的噬体去侵染无任何标记的大肠杆菌,然后进行测定,在子代噬菌体中()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用同位素35S和32P同时标记噬菌体,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有()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入细菌体内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如果用一个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来侵染大肠杆菌(无放射性标记),复制n次后,结果复制出来的子代噬菌体()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用32P,35S(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在DNA中找到32P,而不能找到35,此实验不能说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然后用这两种细菌分别培养噬菌体使其做上标记并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他们发现:放射性物质出现在:()①35S标记的是在上清液中②32P标记的是在上清液中③35S标记的是在沉淀物中④32P标记的是在沉淀物中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