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渗透学说解释电子传递与ATP合成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2)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复合物Ⅰ、Ⅲ和Ⅳ中的传递体起质子泵的作用,将H+从线粒体内膜基质侧定向的泵至内膜外侧空间而将电子传给其下游的电子传递体。
3)线粒体内膜对质子是不透的,泵到内膜外侧H+不能自由返回,这样就能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在内膜两侧建立起质子浓度梯度,形成膜电位,称为质子推动力,是ATP合成的原动力。
4)线粒体F1-F0-ATPase复合物能利用ATP水解能量将质子泵出内膜,但当存在足够高的跨膜质子电化学梯度时,强大的质子流通过F1-F0-ATPase进入线粒体基质时,释放的自由能可推动ATP的合成。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填空题)
化学渗透学说认为在电子传递与ATP合成之间起偶联作用的是()。
(填空题)
化学渗透学说主要论点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内膜上,其递氢体有()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差,同时被膜上()酶所利用,促使ADP磷酸化形成ATP。
(填空题)
线粒体内电子传递的氧化作用与ATP合成的磷酸化作用之间的偶联是通过形成()势能来实现的。
(填空题)
由NADH→O2的电子传递,释放的能量足以偶联ATP合成的3个部位是()和()以及()。
(填空题)
由NADH→O2的电子传递中,释放的能量足以偶联ATP合成的3个部位是()、()和()。
(填空题)
由NADH到O2的电子传递中,释放的能量足以偶联ATP合成的3个部位是()之间、()之间、()之间。
(简答题)
成年人每天利用ATP情况。 (a)一个68kg的成年人每天(24h)需要此食物中摄取2000kcal(8360kJ)热量。食物代谢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身体日常的化学反应和机械功。假设食物能量转化为ATP的效率是50%,计算成年人24h所利用的ATP的重量,它是人体重的百分之多少? (b)虽然成年人每天合成大量的ATP,但人本身的重量、构造和组成在此期间没有明显改变,试解释看似矛盾的现象。
(简答题)
在充分阳光下,25℃,pH7的离体叶绿体中ATP 、ADP和Pi的稳态浓度分别为3mmol/L 、0.1mmolL和10mmol/L。 ①在这些条件下,合成ATP反应的ΔG是多少? ②在此叶绿体中光诱导的电子传递提供ATP合成所需的能量(通过质子动势),在这些条件下合成ATP所需的最小电势差(ΔE0’)是多少?假设每产生1分子ATP要求2e-通过电子传递链。
(单选题)
根据化学渗透假说理论,电子沿呼吸链传递时,在线粒体内产生了膜电势,其中下列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