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单选题)

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早在1982年4月8日,谢赫特曼便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一种反常理的现象——铝合金中的原子是以一种不重复的非周期性对称有序方式排列的,而按照当时的理论,具有此种原子排列方式的固体物质是不存在的。他的发现引起极大争议,因坚持己见,他被迫离开所在研究小组。但这一发现促使科学家开始重新思考物质结构,准晶体在科学研究中不断被发现。这表明() ①认识总是在不断推翻以往真理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②原子排列方式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显现和改变 ③关于原子排列方式的真理性认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④敢于批判和勇于创新是科学活动不断取得进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原有真理不会被推翻,①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原子排列方式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的深化,认识了不同的原子排列方式,②说法错误;谢赫特曼坚持己见,并不断研究,终于有了重大发现,启示我们要敢于批判和勇于创新,这样才能使科学活动不断取得进展,④说法正确。该题选B。 考点:本题考查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坚持革命的批判精神。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以色列科学家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但在30年前,由于该发现被认为违背科学常识,谢赫特曼面对的是来自主流科学界及权威人物的质疑,被斥为“胡言乱语”“伪科学家”。材料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 ②客观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显现和改变 ③敢于批判和勇于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可贵品质 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9年10月7日,美国、以色列的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9年10月7日,美国、以色列的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拉玛克里斯南、美国科学家斯泰茨、以色列科学家约纳什因,以表彰他们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贡献,以下对核糖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7年8月19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的美国歌坛传奇人物“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逝世30周年纪念活动上,一名猫王的模仿者在跳舞。“猫王”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追捧,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位举世闻名的()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其中,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的获奖成就是发现了艾滋病病毒(HIV)。如图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增殖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其中,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的获奖成就是发现了艾滋病病毒(HIV)。如图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增殖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其中,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的获奖成就是发现了艾滋病病毒(HIV)。如图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增殖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其中,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的获奖成就是发现了艾滋病病毒(HIV)。如图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增殖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