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寄主广泛,噬食水稻和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该虫危害引起的产量损失一般为20%左右,严重者可达50%。主要表现在:
(1)成虫多在叶尖、叶喙或叶间沿叶脉方向啃食嫩叶的叶肉留下表皮,形成长短不等的白色条斑;
(2)低龄幼虫啃食稻根造成断根,形成浮秧或影响生长,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
主要防治措施:
(1)严格检疫。严禁未经检疫从发生区调运稻谷、秧苗、稻草及其制品。
(2)药剂防治。以防治越冬代成虫为主,针对越冬场所、秧田期和大田期分三个阶段施药防治。
(3)物理防治。发生区稻田利用灯光诱杀成虫,压低虫源;对小片孤立稻田设置防虫网防止稻水象甲迁移进入稻田或者覆膜无水栽培,减少稻株落卵量。
(4)农业防治。水稻收割后至土壤封冻前对稻田进行翻耕或耕耙,降低田间越冬成虫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