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简答题)

材料:近期,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这引发了网友的广泛争议,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 赞成者以为:“大学是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场所,学习汉语对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意义不是很大,还不如多学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因此将大学汉语改为选修课无须大惊小怪。”“即使是上了四年大学汉语课,也不一定能学到什么东西,也不—定感觉到它对自己有什么积极影响。” 反对者认为:“学习大学汉语课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理工科学生搞科研,泡实验室,忽视文学,不利于提升道德文化修养。”“现在网络、电子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学学语文,可以让我们领略一下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1)关于是否取消大学汉语课的争论折射出网友的价值判断。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作出分析。 (2)看待问题应坚持全面的观点,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观点?

正确答案

(1)①因需要、立场或利益出发点不同,网友对是否取消大学汉语课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取消大学汉语课,应在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作出决定。
(2)①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取消大学汉语课的利,也要看到弊;
②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支持取消大学汉语课只是一少部分人的观点,并不是主流观点;
③要具体分析大学汉语课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④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答案解析

(1)设问中讲,关于是否取消大学汉语课人们产生了争论,即不同的人作出了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性差异。然后分析其原因,人们的需要、立场或利益出发点不同,网友对是否取消大学汉语课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面对人们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究竟孰是孰非,有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呢,进一步阐述我们应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取消大学汉语课,应在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作出决定)。
(2)审题,注意设问中知识范围,坚持用全面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可以从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看到有利的方面也看到其弊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清主流和支流(认识和评价事物着重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等不同的角度组织答案,力求全面,并结合事例具体阐述。
考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2013年,大学生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某大学三位大学生就业情况如下表。 从哲学角度看,材料说明()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网络语言是汉语在网络环境下的变体,在网络语言中,病句、错字、数字、符号、汉英杂烩一应俱有。网络语言在部分年轻人中已成时尚,但许多教师和家长对许多未成年人的作文里也大量出现网络语言感到无法容忍,他们担心长此以往,未来的中国人将无法再写出诗一般的语句。 从辩证否定观道理角度,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网络语言?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近期,美国方面不断炒作人民币汇率问题。2010年11月20日,以“转型的世界与中国大战略”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安全论坛在北京大学开幕。本届论坛着重谈到了汇率安全问题。随着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人民币升值将()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外有25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创办了孔子学院50多所,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这种文化传播方式属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材料中看出明代的阁臣()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材料中看出明代的阁臣()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近期,光明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陆续报道了各地“小人物”讲诚信、守公德的先进事迹,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诚信文化到处如花绽放,诚信之树日益根深叶茂。“他们做的看起来都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事儿,人人都这样做,就能汇聚成诚信文化之河。”中国市场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林均跃说,“当诚信成为一种习惯,人们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对青年学生有何道德启示。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访华,并在清年大学发表了“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为主题的演讲,在此次演讲的开场和结尾,朴槿惠总统熟练地使用了中文,充分展现了其“中国通”的汉语实力。汉语成为了拉近两国关系的“秘密武器”这展现出()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阳说:“中国历史绕不开封建制,也绕不开大一统和郡县制,就像中国的今天和未来绕不开现代化一样。但是要从封建制中找到现代社会的必要元素,显然不大可能。”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