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齐力”,是通常采用的“五指执笔法”的执笔要领,即执笔的五指要各司其职,一齐着力,送至毫端。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云:“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子尝自题《执笔图》曰:’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足安。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齐力难。”’
五个指头在书写时各起什么作用呢?前人归结为“擫、押、钩、格、抵”五个字。
擫(按):大拇指指肚按住笔管的左内侧,略斜而仰,好似吹笛时用指撒住笛孔一般,向右外方向起推动作用。
押(压):食指的—亡节端由外方压住笔管的右前方,与拇指里外相对,夹住笔管,向里向下起推动作用。
钩:中指的上节端钩住笔管的外侧,以加强食指的力量。
格(顶):无名指的甲肉之际山里向外顶住笔管,使中指钩向内的力量得到平衡。
抵:小指紧抵(托)无名指—卜边,起辅助作用。
“五指齐力”就是要发挥各指这种“擫、押、钩、格、抵”的作用,而不可偏废—指,或独弱—指,力量不均。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叫特别谈到无名指的妙用,强调作书时无名指要得力。他说:“大凡名指之力可与大指等者,则其书未有不工者也。”“盖作书必期名指得劲,然予炼名指劲数年,而其力乃过中指?又数年乃使中指与名指力均,以迄:于今。”因此,学书者应注意加强指法练习,使执笔的五指既分—工又合作,自然形成指实掌虚、腕竖、锋正.从而达到执笔稳而不死,活而不脱,五指齐力送至毫端。如此,方能写出筋骨雄强、血肉丰满的艺术之作。当然,要使笔法雄健,骨肉相济,还要借助腕、肘、臂的力量。但如果指力不齐、不强,则欲追求的艺术效果是难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