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法学
(简答题)

试述我国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

正确答案

财产权与生命权、自由权、平等权在现代宪政国家,被并称为支撑公民基本权利体系的四大支柱。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是指公民对其拥有的合法财产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维持人的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在我国,对私有财产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我们一直强调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则未曾受到足够的重视。新中国的几部宪法尽管对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权的继承权都作了不同形式的规定,但在整体上都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民个人拥有的私有财产普遍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加强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通过的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正案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这一修正案从根本上肯定了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在公民权利体系中的地位,确保了宪法对财产权保护的全面性和严肃性,具有较强的历史进步意义。所谓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指公民通过合法劳动或其他方式获得,并占有一定财产的权利,包括对生活资料和一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其中,生活资料主要包括劳动的和非劳动的薪金,或租金收入、储蓄、房屋、交通工具、债券、股票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的所有权;生产资料主要是指法律允许个人拥有的生产工具、原材料、劳动产品、牲畜等等。继承权是财产权的延伸,是公民合法财产转移的合法形式。要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就应当同时保护公民的继承权,以使财产本身能无损失地继承下来。同时,为了防止国家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侵害,宪法修正案进一步完善了公民私有财产保护的宪法基础,即国家只有在为了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才可以对公民的私有财产进行征收或征用。而且,征收或者征用必须严格依照法律,并同时给予补偿后,才能进行,而不得随意侵犯。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试述我国现行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规定。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公民的合法收入是我国现行宪法保护的公民私有财产的一部分。“合法”包括()。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2004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现行宪法第13条作出补充修订:“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依据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宪法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表现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宪法保障公民财产权的意义。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