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工程考试建造师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

(题干)

本题共计 1 个问题

背景:
某公司承建地铁A线10标区间隧道,隧道采用两种方法施工,过路段采用暗挖法施工,其余地段采用明挖法施工。双线暗挖隧道净距2.0m,隧道宽6.0m,高10.0m。设计采用中隔壁法(CD工法)施工,明挖基坑深16m,采用钻孔灌注桩+桩间喷混凝土维护结构,Ф600×12钢管支撑。明挖基坑场地地下管线较多,为此开工前,由各专业管理公司对管线进行改移、拆迁、改移完成后进行开挖。施工中无地下水,基坑周边有高层居民楼、商铺等建筑,距离基坑边缘6~8m。
<1>为保证工程如期完工,暗挖施工由总包单位分包给专业公司施工,专业公司对暗挖方案按以往工程经验进行调整。其施工工序如下图。施工过程中发现地面沉降变形达到50mm,地表变形明显。监督站以施工单位施工控制不严开具罚单,要求整改。
<2>明挖施工中,发现拆改后管线部位地表沉降明显。
<3>由于场地狭窄,施工中仅对桩身变形、轴力、地表变形进行施工监测。基坑开挖中,发现基坑周边上层滞水较为丰富,对施工影响较大,实测变形较为明显,但未超过警戒值。施工单位认为基坑尚安全,继续施工。

简答题
1

问题: (1)试分析暗挖隧道路面沉降的原因,并说明过路段正确施工控制方法。 (2)试分析拆改部位地表沉降明显的原因,并说明控制措施。 (3)试分析基坑开挖中施工单位做法是否合适,指出应采取的近接施工措施。 (四)某燃气管道工程全长1.5km,管径DN315,级别为中压(A)级,过路口段采用钢管敷设,其余段采用PE100塑料管敷设。钢管与塑料管间采用钢塑装换接头连接;阀门采用进口阀门。穿越现状路段和河流段采用顶管方法施工套管,最后在套管内敷设钢管。设计要求对钢管按标准采用射线方法进行无损探伤。

正确答案

(1)暗挖隧道段路面发生较大沉降的主要原因是本工程CD工法工序不合理造成的,其正确顺序为1→3→2→4。
暗挖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且须经专家进行论证,论证合格后方可实施。而该工程专业公司仅以往工程经验进行调整,明显有误。
(2)管线拆改部位沉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该处管线回填不密实,新作临时管线局部渗漏造成的。控制措施是:加强管线回填管理和管道安装质量管理。确保回填密实度和管道不渗不漏,对拆改段地表进行硬化处理,加强拆改段管线监控量测,严格基坑土方开挖等支护管理,减少基坑边形。
(3)施工单位开挖过程做法存在问题:
A.检测内容不全面,除柱体变形、支撑轴力、地表沉降外,还应包括地下管线沉降、柱顶位移、建筑物沉降与倾斜、地表建筑物裂缝等内容。
B.对基坑中发现的地层滞水应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排水、堵漏等措施。管道渗漏部位进行修补,控制流土、流砂对基坑安全的影响。
C.对监测变形较大的部位应加密监测,确保基坑安全。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背景 A市政公司中标地铁区间隧道工程标段,采用盾构法施工。为满足建设方的工期要求,将双线盾构中的右线分包给了具有专业资质的B公司,分包合同约定:工作井土建施工由A公司负责,其余均由B公司负责,A公司配合。在吊装盾构机主体时,出现地面沉陷致使汽车吊向井壁外侧倾翻;侥幸的是无人伤亡,且盾构机外壳有些撞伤,经鉴定可以修复并不影响施工。但吊车侧部严重变形损坏。事故调查报告表明,现场沉陷地面未进行承载力试验。 问题 (1)分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给出正确做法。 (2)事故造成的损失应由哪方来承担? (3)结合案例指出工程分包管理应注意事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背景A市政公司中标地铁区间隧道工程标段,采用盾构法施工。为满足建设方的工期要求,将双线盾构中的右线分包给了具有专业资质的B公司,分包合同约定:工作井土建施工由A公司负责,其余均由B公司负责,A公司配合。在吊装盾构机主体时,出现地面沉陷致使汽车吊向井壁外侧倾翻;侥幸的是无人伤亡,且盾构机外壳有些撞伤,经鉴定可以修复并不影响施工。但吊车侧部严重变形损坏。事故调查报告表明,现场沉陷地面未进行承载力试验。2.问题(1)分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给出正确做法。(2)事故造成的损失应由哪方来承担?(3)结合案例指出工程分包管理应注意事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背景 某市一地铁工程由甲工程公司中标,承担一标段施工,并签了施工承包合同。该合同包括A、B两车站和1个区间的双向两条平行隧道C1和C2.A、B两车站结构基本相同,其中A站西侧有一座跨线桥,与该地铁路线平行,桥基为浅埋条形基础,基底埋深8m,基础东边线与A站西墙净距10m;C1、C2两条平行隧道净距5m,隧道基本处在砂质黏土层,局部段落的拱部会遇到砂砾层,隧道上方有561800mm污水干管一条,管顶埋深约6m,隧道结构均为马蹄形断面,宽5.6m,高6.0m,区间长1.2km.车站与隧道均采用喷锚暗挖。为确保工期,甲公司决定将C1、C2两条隧道工程分别分包给乙和丙两个工程公司,并签了两个分包合同; 施工前,甲公司批准了项目部关于A、B站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保证计划等文件,并要求乙、丙两公司分别编制C1、C2隧道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保证计划,抓紧施工。此后甲公司没有对C1、C2隧道施工有其他干预。乙、丙两公司在月车站一端共用一个竖井,同方向掘进,进度相差不多,甲公司未派专人进驻隧道现场进行管理、联络;但在某日,C1隧道顶部发生围岩坍塌,隧道上方的污水管折断,污水冲刷加重了塌方,造成严重事故。事故发生时两隧道掘进面前后相距5m. 甲公司A、B两个车站的项目部编制了一个施工量测监控方案,两站共用,方案认为A站西侧跨线桥距车站有10m以上,不必布监控测点。但A站却发生了部分边桩严重水平位移以及桥基下沉、桥面倾斜事故。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背景 某市一地铁工程由甲工程公司中标,承担一标段施工,并签了施工承包合同。该合同包括A、B两车站和1个区间的双向两条平行隧道C1和C2.A、B两车站结构基本相同,其中A站西侧有一座跨线桥,与该地铁路线平行,桥基为浅埋条形基础,基底埋深8m,基础东边线与A站西墙净距10m;C1、C2两条平行隧道净距5m,隧道基本处在砂质黏土层,局部段落的拱部会遇到砂砾层,隧道上方有561800mm污水干管一条,管顶埋深约6m,隧道结构均为马蹄形断面,宽5.6m,高6.0m,区间长1.2km.车站与隧道均采用喷锚暗挖。为确保工期,甲公司决定将C1、C2两条隧道工程分别分包给乙和丙两个工程公司,并签了两个分包合同; 施工前,甲公司批准了项目部关于A、B站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保证计划等文件,并要求乙、丙两公司分别编制C1、C2隧道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保证计划,抓紧施工。此后甲公司没有对C1、C2隧道施工有其他干预。乙、丙两公司在月车站一端共用一个竖井,同方向掘进,进度相差不多,甲公司未派专人进驻隧道现场进行管理、联络;但在某日,C1隧道顶部发生围岩坍塌,隧道上方的污水管折断,污水冲刷加重了塌方,造成严重事故。事故发生时两隧道掘进面前后相距5m. 甲公司A、B两个车站的项目部编制了一个施工量测监控方案,两站共用,方案认为A站西侧跨线桥距车站有10m以上,不必布监控测点。但A站却发生了部分边桩严重水平位移以及桥基下沉、桥面倾斜事故。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A市政公司中标地铁区间隧道工程标段,采用盾构法施工。为满足建设方的工期要求,将双线盾构中的右线分包给了具有专业资质的B公司,分包合同约定:工作井土建施工由A公司负责,其余均由B公司负责,A公司配合。在吊装盾构机主体时,出现地面沉陷致使汽车吊向井壁外侧倾翻;侥幸的是无人伤亡,且盾构机外壳有些撞伤,经鉴定可以修复并不影响施工。但吊车侧部严重变形损坏。 事故调查报告表明,现场沉陷地面未进行承载力试验。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A市政公司中标地铁区间隧道工程标段,采用盾构法施工。为满足建设方的工期要求,将双线盾构中的右线分包给了具有专业资质的B公司,分包合同约定:工作井土建施工由A公司负责,其余均由B公司负责,A公司配合。在吊装盾构机主体时,出现地面沉陷致使汽车吊向井壁外侧倾翻;侥幸的是无人伤亡,且盾构机外壳有些撞伤,经鉴定可以修复并不影响施工。但吊车侧部严重变形损坏。 事故调查报告表明,现场沉陷地面未进行承载力试验。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A市政公司中标地铁区间隧道工程标段,采用盾构法施工。为满足建设方的工期要求,将双线盾构中的右线分包给了具有专业资质的B公司,分包合同约定:工作井土建施工由A公司负责,其余均由B公司负责,A公司配合。在吊装盾构机主体时,出现地面沉陷致使汽车吊向井壁外侧倾翻;侥幸的是无人伤亡,且盾构机外壳有些撞伤,经鉴定可以修复并不影响施工。但吊车侧部严重变形损坏。 事故调查报告表明,现场沉陷地面未进行承载力试验。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A市政公司中标地铁区间隧道工程标段,采用盾构法施工。为满足建设方的工期要求,将双线盾构中的右线分包给了具有专业资质的B公司,分包合同约定:工作井土建施工由A公司负责,其余均由B公司负责,A公司配合。在吊装盾构机主体时,出现地面沉陷致使汽车吊向井壁外侧倾翻;侥幸的是无人伤亡,且盾构机外壳有些撞伤,经鉴定可以修复并不影响施工。但吊车侧部严重变形损坏。 事故调查报告表明,现场沉陷地面未进行承载力试验。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