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能鉴定其他技能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
(简答题)

论述有毒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方法。

正确答案

有毒品的主要危险特性如下:
(1)毒害性
有毒品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三种途径使人或其他动物中毒。 有毒品中挥发性液体的蒸气和固体毒性物质的蒸气或粉尘,易通过呼吸器官进入肺部,被肺泡表面所吸收,随血液循环引起中毒。此外,鼻、喉、气管黏膜等,也具有相当大的吸收能力。
在进行有毒品操作后,未经洗手就饮食、吸烟,或在操作中误将毒害品食入消化器官,进入胃肠引起中毒。
具有水溶性或脂溶性的有毒品,接触皮肤后,易侵入皮肤引起中毒。很多有毒品能通过皮肤破裂处侵入人体,并随血液循环而迅速扩散引起中毒。此外,有些毒物对人体的黏膜有较大的危害。
毒害性主要取决于毒害品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此外,有毒品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越易引起中毒。有毒品的沸点越低,挥发性越大,越易引起中毒。粉尘越细、越轻,越易吸入肺泡引起中毒。具有易燃性的毒害品燃烧时能放出有毒气体,其危险性大。对皮肤具有刺激性、腐蚀性的毒害品,危险性大。
(2)易燃易爆性
某些无机有毒品自身不燃,但遇湿能放出易燃的有毒气体,具有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性。如氰化钾、氰化钠、氰化钙等金属的氰化物,遇水或受潮、接触酸或酸雾都能放出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硒化镉(CdSe)受热、遇酸或酸雾产生有毒、易燃的硒化氢气体,甚至爆炸。
某些无机有毒品自身不燃,但具有氧化性,当与可燃物接触后,易引起着火或爆炸事故,产生毒性气体可导致中毒事故。如硝酸亚汞具有强氧化性,与硫、磷等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混合,经摩擦、撞击有燃烧爆炸危险。
大部分有机有毒品都具有易燃性。某些有毒品遇高热、撞击等可引起爆炸,并放出有毒气体引起中毒。如溴乙烷、三氟丙酮、丙酮氰醇等等均易燃。2,4-二硝基萘酚遇明火能燃烧,受撞击、摩擦、振动有燃烧爆炸危险,遇高温剧烈分解会引起爆炸。
遇到有毒品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处置方法:
(1)有毒品除本身具有毒性或有腐蚀性外,其燃烧后也产生有腐蚀性、有毒气体或烟尘,可用雾状水稀释、驱散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施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空气呼吸器,采取全身防护,对有特殊要求的有毒品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
(2)扑救有毒品火灾,可根据有毒品与水的反应性能以及其他性质,如液体有毒品的水溶性、相对密度等,选用雾状水、泡沫、干粉、砂土等灭火剂。
无机有毒品中的氰、磷、砷或硒的化合物遇酸或水后能产生极毒的易燃气体氰化氢、磷化氢、砷化氢、硒化氢等,因此这些有毒品着火时,宜使用干粉、砂土等灭火剂,慎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剂。
应尽量使用雾状水或低压水流,避免有毒品溅出造成灾害区域扩大。喷射干粉时易将有毒品粉末吹起,增加危险性,所以慎用干粉灭火剂。喷射二氧化碳时会将毒害品粉末吹起,增加毒害性,所以慎用二氧化碳灭火剂。
(3)遇到有毒品容器泄漏,要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用水泥、泥土、砂袋等材料进行筑堤拦截,或收集、或稀释中和,将它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严禁泄漏的有毒品流淌至河流水域。有泄漏的容器应及时采取堵漏措施。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论述易燃液体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方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述爆炸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方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述腐蚀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方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述易(自)燃物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方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述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方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述遇湿易燃物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方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述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方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述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