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简述部派佛教上座部与大众部在教义上的主要分歧。

正确答案

部派佛教内部的理论分歧,主要表现在对于佛陀的不同认识,以及对于世界万物的假有、实有问题和轮回报应的主体问题的不同看法上。
第一,佛陀观,神化佛陀的倾向,主要是大众部僧侣所为。佛陀已被描绘为法力无比的神,突出表现在三身佛(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三世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的观念上。上座部则仍然主张历史的佛陀观,认为佛陀肉身有限,寿命有限,但其思想伟大,精神不朽,故能通过修行而得解脱。
第二,对世界万物的分析论证,一般地说,上座部各派偏重于说“有”,认为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都是实在的。大众部各派偏重于说“空”,强调万物“空”的方面,即事物的“虚假不实”。或认为,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空”(虚假不实);或只承认现在实有,过去和未来都并非实有。
第三,关子有我、无我以及轮回转世问题,犊子部主张“有我”论,即承认有永恒不灭的灵魂。但为了与灵魂之“我”(Atman)相区别,他们提出“补特伽罗”(Pudgala)概念,补特伽罗意,为“胜义我”、“不可说的我”,其实质也就是灵魂。经量部提出“一味蕴”的概念,或称之为“胜义补特伽罗”(“胜义”,最真实的意思),认为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储蕴”)正是通过它而由前世转到后世的。
大众部系统反对“补特伽罗”说,而主张“心性清净”说。他们认为,众生心性本来清净,只因无始以来为客尘所染,故有烦恼等事,若断除烦恼,原本清净的心性自然显现出来。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部派佛教阶段分为()。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释迦摩尼涅槃后的100年间属于部派佛教阶段。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教、回教、道教、白莲教、天主教与基督教之教义和优劣点,请作比较以略之?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属于佛教的基础教义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佛教教义异于其它宗教的特质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教徒除研究佛教教义外,为何还要烧香拜神及念经?这样不是变成迷信了吗?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数见台湾寺庙,多皆神佛并供,是否合法?有违佛教教义否?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教教义说四大皆空,慈航法师肉身应属四大之一的地大,何以违常独存?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